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亮相科交會 秀出“硬科技”

2025年04月30日17:0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上,作為2017年獲批建設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亮相,全面展示其“大科學裝置+五大高能級研究院+前沿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科創載體+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五大高能級研究院集中展示硬科技

本屆科交會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5大高能級研究院集中展示30件“硬科技”展品。

其中,人工智能研究院展示包括“腦部專用全數字PET DigitMI i30”在內的9項展品,數據空間研究院推出“產業智算大模型‘智鏈’”等4項展品,大健康研究院展出“認知障礙評估訓練與腦電刺激治療系統RtES”等4項展品,環境研究院則帶來“AI智慧水檢實驗室”等8項展品……

中科焓能創始人、CTO張偉進行實驗。受訪者供圖

中科焓能創始人、CTO張偉進行實驗。受訪者供圖

目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落地運行五大高能級研究院,各研究院均由兩院院士或戰略科學家領銜,集聚1600余名高水平人才,已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腦成像平台、安徽省最大的P2生物安全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公共實驗平台。

自建設以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創新成果涌現。能源研究院成功實現緊湊環芯部加料多脈沖重復運行技術,為未來穩態核聚變反應堆芯部加料工程化奠定了基礎﹔大健康研究院助力阿法納生物獲得安徽省首個核酸藥物臨床批件﹔數據空間研究院發布上線國內首個復雜網絡計算平台“羅盤”等。

值得一提的是,各研究院積極開展成果轉化,孵化、引進企業80余家。

大科學裝置加速“沿途下蛋”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速推進大科學裝置“沿途下蛋”,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目前,該中心已建成同步輻射光源、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等4個大科學裝置,一批新建大科學裝置也正加速建設,世界一流大科學裝置集群日漸形成,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器”。

大科學裝置。受訪者供圖

大科學裝置。受訪者供圖

以氫能產業為例。依托大科學裝置同步輻射實驗室科研成果,2021年4月,中科焓能在科大硅谷正式成立,專業從事氫能領域中電解水制氫及燃料電池的研發、銷售和服務。其產品主要面向制氫和用氫兩端客戶,廣泛應用於PEM電解水制氫、AEM制氫和燃料電池等多個技術領域,目前已通過多家行業頭部企業驗証,並在氫能交通、綠電-綠氫耦合、綠色能源轉換、氫健康等場景實現綠色低碳應用,公司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合肥高新區雛鷹企業等榮譽。

截至目前,大科學裝置已經衍生科技成果200余項,孵化培育企業近50家,帶動了聚變能源、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蓬勃發展。4月27日,作為科交會專項活動之一,大科學裝置衍生成果路演對接活動在安徽創新館舉行。“程式化生物樣本智能凍存裝置及其產業化”等6項成果轉化項目集中簽約,“低成本高性能氫能催化劑的國產化替代與升級”等5個大科學裝置衍生技術項目路演發布,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新力量。

賦能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為目標,建設了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離子醫學中心等30余個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在支撐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外,該中心通過完善科技成果捕捉機制、打造專業化人才服務隊伍、構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體系、建立成果轉化服務平台體系、促進創新載體優化升級、推動場景創新促進轉化等六項舉措,賦能更多前沿科技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經過八年探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經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國際一流的創新高地。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進一步強化優質科技成果挖掘培育轉化,力爭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上取得更大成就,助力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為安徽“三地一區”建設貢獻更大力量。(陶偉)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