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科交之約”!合肥蜀山“科代表”精彩亮相第三屆科交會

4月26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本屆科交會以“科技打頭陣,創新贏未來”為主題,重點開展開幕式、展覽展示、專項活動、對接交易等四項重點工作,會場設置六大展區及線上展廳,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現場展示了來自1501家單位的2578件展品。
本屆科交會上,蜀山區攜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中科安飛、元碩太赫茲、八方地動、中科天達等共10余家園區、院所和企業參展。現場,蜀山元素引人關注,充分展現蜀山在科創領域的新力量。
展館內,一架造型科技感十足的無人機吸引眾多目光。這便是來自蜀山企業中科安飛帶來的AF-Y60低空運載無人機。
中科安飛(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低空技術研發、生產與服務為一體的新質生產力企業。本次帶來的新產品主打“為復雜環境運輸帶來新解決方案”,支持貨箱模式和空吊模式,滿足各種“空中送貨”任務,為長距離飛行和大載荷提供高效、經濟、安全的解決方案。“設備配備30L EPP貨箱,可輕鬆拆卸,隨時切換空吊式。隻需輕輕一按,就會自動釋放鎖降,當貨物到達裝載表面時,絞車系統自動釋放貨物,無需著陸。”中科安飛現場負責人介紹。
中科安飛攜新品亮相科交會。
在雲計算與大數據展區,來自科大硅谷蜀山園的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攜其孵化企業研發的九韶內核AMCAX 4.6、智能工業設計平台、AI企業知識管理模型等多項成果亮相,吸引了眾多上下游企業前來參觀洽談。九韶內核AMCAX實現了國內工業軟件“零”的突破,填補國內空白。AMCAX 4.6本月4日剛剛上線,包含大量新功能和改進,進一步優化了軟件性能。
九韶智能展示基於國產自主幾何內核的人工智能模具設計平台。
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堅持技術自主攻關。承擔2024安徽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項目“人工智能驅動的下一代工業軟件開發及應用”,圍繞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管理三大板塊,在航空航天、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全面發力,打造“人工智能+制造業”生態空間。目前已孵化招引企業近30家,其中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
作為率先從事“非語音智能聽覺”技術開發的科技企業,八方地動科技有限公司採用高精度寬領域地動儀記錄聲音與振動數據,正為城市應急安全、數字化交通等領域建立智能聽覺感知能力。
八方地動研發的智能監測設備。
建立“非語音智能聽覺”要求系統能夠無人操作,並且在毫秒的時間內自動解譯信號,因此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十分關鍵。
“我們是一家依靠聽覺與其他產業產生聯結的企業,科交會為我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機會,直接和潛在目標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進一步開拓市場資源。”八方地動總經理徐飛介紹,目前公司有近50%的員工均來自中國科大,未來將以科大硅谷為核心,進行基於“非語音智能聽覺”的技術產品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推廣。
中國環境谷。
在重點園區展區,來自中國環境谷企業中科天達帶來了自主研發的“城市內澇監測預警預報系統”,該系統採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打造一套集預警預案、險情處理、決議決策、緊急會商、指揮調度等為一體的可視化城市內澇防御處理模式。通過“現場監測傳感器+視頻監控+雲服務平台”,融合氣象、監測、監控等防災減災相關的多維度數據資源,及時、廣泛發送預警信息。“本次會議規模大、產品多,也希望能有更多合作伙伴可以參觀對接我們的產品,達成友好合作。”企業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交會上,中科天達展示自主研發的城市內澇監測預警預報系統和氣象環境綜合監測儀。
近年來,蜀山區深入推進“全域科創”戰略,系統構建多元創新生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科創產業深度融合,科大硅谷、中國環境谷“雙谷聯動”格局基本形成,戰新產業蓬勃發展,科創企業集聚涌現,推動全區綜合實力實現連續爭先進位,在全省全市創新版圖中已佔據重要席位。在近期發布的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榜單,蜀山區排名全國第24位、全省第1位。蟬聯全省第一,全國排名再進位,躍升兩個位次。
“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
2024年,蜀山區淨增國家高企157戶,總數達943戶,同比增長20%﹔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1252戶﹔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招商新成立企業133戶。新增市級高層次人才625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77.7件、居全省前列,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區。新增載體面積36萬平方米,新增省、市級孵化器4家,新建孵化器3家,新培育國家級后備梯隊4戶。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入駐院士團隊9支,新簽約全球合伙人6家,累計12家全球合伙人招引孵化170余家企業。(汪珩 徐明 詹偉偉 朱琛琛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