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吳焰

安徽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堅定信心,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本報記者 吳 焰 田先進
2025年02月17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5年02月17日 第 01 版)

《人民日報》(2025年02月17日 第 01 版)

“1月,我們的智能化裝備合同訂單額超過1億元。”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園區內,企業自主研發的無人叉車靈巧地搬運物料。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道亮干勁滿滿,“全部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2024年,安徽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佔規上工業比重43.6%、16.1%。

2月5日,安徽省委召開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安徽合力等50家優秀創新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坐上會議“C位”。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會上提出,以“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奮力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走在前列。

新階段、新要求,安徽堅持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加快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祖沖之三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最強優越性,“天都”雙星實現繞月編隊飛行,九韶內核軟件、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等一批技術和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多語種智能語音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再創世界紀錄……

“今年,安徽將全力加快建設國家量子科技和產業中心,建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完善前沿科技研發‘沿途下蛋’機制。”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 軍說。

推動高效能產業創新。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安徽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樹林變森林”、未來產業“小樹變大樹”。以汽車產業為例,合肥、蕪湖“雙核”驅動、其他地區多點支撐,全省形成了整零協同配套、后市場加快發展的完整汽車產業體系。2024年,安徽汽車產量達357萬輛,居全國前列,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68.4萬輛,佔全國比重超1/8。

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為重點,安徽瞄准新年新目標:加快打造4個萬億元級、4個超5000億元、3個超3000億元、3個超千億元產業矩陣﹔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左右,爭創制造業單項冠軍和鏈主企業10家左右。

近來,安徽各家企業捷報頻傳:安凱客車迎來海外銷售重大突破,270多台高端產品銷往沙特、卡塔爾等國家和地區﹔銅冠銅箔1.5萬噸高精度超薄電子銅箔項目投入試生產﹔國科能源總投資近百億元的新型儲能電池項目已正式量產﹔科大訊飛前不久發布了訊飛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安徽要以使勁往前趕的勁頭,以一季度的‘開門穩’和‘開門紅’,為全國大局作貢獻。”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說。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