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創之力 打造現代化創新活力南陵

日前,南陵郵谷科技創新園正式開園,園區集高標准廠房、產業孵化器、研發中心、綜合服務大樓等於一體,致力於融通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打通“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孵化—產業加速”創新驅動發展全鏈條,構建高質量產業孵化及園區運營業務體系,打造服務蕪湖“鳩茲科創灣”建設和現代化“六個南陵”的科創樣板。
創新活力是南陵奮楫揚帆的強勁引擎。近年來,南陵把樹牢長三角一體化意識、市域副中心意識、“三全”追趕意識作為深化改革開放的動力源泉,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后勁。
良好的制度環境是科技創新的堅實土壤。為此,南陵蹄疾步穩地推進各項改革舉措,為科技創新營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安徽新麥科技有限公司在縣開發區的幫助下,扎實推進園區“二次開發”,通過金融幫扶、“騰籠換鳥”等方式,打破了土地資源緊缺、項目落地困難的發展瓶頸,讓低效用地重獲新生,為企業發展再添動能。近兩年,該公司出口數據年均增長60%以上,企業發展充滿信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來棲。2024年,南陵扎實推進87項年度改革任務,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標准地”改革,穩步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探索國有企業集團化改革,處置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610畝,盤活處置低效工業用地618畝。
南陵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戰略,深入實施企業培育“參天大樹”計劃,積極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行動。2024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2家,科創企業群體不斷壯大。
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南陵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去年,南陵新吸納滬蘇浙高校院所技術合同4項,同時聯合浙大、南郵、安工程等高校搭建“政府+企業+院校”高能級創新平台。在此基礎上,舜富精密等4家企業獲批市級技術研發中心,省級科技成果累計登記262件,加速了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步伐。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要素。圍繞發展所需、科創所需,南陵構建精准、高效、全面的人才“周轉池”,增強人才發展集團“總集成商”“總服務商”功能。迭代升級“筑夢春谷”人才發展計劃,實施“雁南歸”人才回引工程,深化“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多元化引才模式,並持續完善柔性引進機制,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6個、領軍人才11名、高端人才127名,培養各類技能人才2200余名,為科技創新提供高端引領。
去年9月,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南陵校區正式開學,新招引大學生6524人。“天工杯”職業技能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陸續開展,並開設冠名班、訂單班和學徒制產業人才班,培養了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研發人才,為科技創新注入新鮮血液與強大動力。
積極舉辦各類高端會議論壇,深化區域合作。去年11月的智能物流裝備供應鏈集採大會發布了南陵無人化示范應用場景及南陵智能物流裝備技術創新成果,匯聚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眾多企業,共簽約供應鏈合作項目20余個,簽約總額28.27億元。在第六屆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南陵的多家科創企業與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共同開展項目研發,促進了技術與資源的流通。同時,南陵常態化選派年輕干部赴臨安百日實訓、赴滬入企實訓,學習先進地區的創新經驗與管理模式,與杭州市臨安區、鹽城市亭湖區簽訂“異地通辦”協議,在政務服務領域開展合作,為創新發展營造更好的土壤環境。
如今的南陵,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未來的征程中,南陵將繼續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南陵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著打造現代化創新活力南陵的目標邁進,為城市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與驚喜。( 董書君 楊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