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新春走基層丨“千秋山羊”命名記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5年02月11日08:5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正月裡的宴席上,少不了美味的羊肉。在安徽省天長市大通鎮,有種山羊膚色灰白,長對旋角,偶有“肉垂”,被當地人稱為“本地白山羊”。

時至今日,養殖戶方慶明依然不敢相信,自己養了十幾年的“本地白山羊”,現在成為一個新品種。

養殖場裡的千秋山羊。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養殖場裡的千秋山羊。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時間回到2010年,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種質資源團隊在天長市資源考察中發現,當地有一種山羊品種與長期畜養的山羊不同。

據介紹,這種山羊被毛白色,膚色灰白,體型中等偏大,公羊額部有朵狀長毛和頸背鬃毛,角形主要為“對旋角”和“弓形角”﹔成年公羊、母羊均有須,部分羊有“肉垂”。

發現該山羊品種后,團隊對該山羊品種進行基因遺傳分析,認為這是一個不同於其他品種山羊的獨立種群。因唐朝時,天長市曾劃地設置“千秋縣”,該山羊品種便被命名為“千秋山羊”。

就在去年,千秋山羊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鑒定,成為我國開展第三次種質資源大規模普查以來在安徽新發現的山羊種質資源。

千秋山羊保種場裡的羊舍。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千秋山羊保種場裡的羊舍。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沒想到這個白山羊,還是個大寶貝!”聽到這個消息,方慶明很欣喜,接下來的時間,一家人像呵護至寶一般養殖著千秋山羊。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珍貴遺傳資源,天長市大通鎮積極行動,建立了千秋山羊保種基地,逐步擴大千秋山羊的養殖規模。

“咩……咩……”記者還未靠近千秋山羊保種場,就聽到了羊群的叫聲。近前一看,保種場內的千秋山羊通身雪白,體型健壯,羊角彎彎,看上去非常機靈。

通身雪白的千秋山羊。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通身雪白的千秋山羊。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沒有雜交、不喂飼料,在天長市大通鎮,千秋山羊逐漸成為一張亮麗名片。

“今年過年期間,千秋山羊特別受歡迎,幾乎都是回頭客買走的。”方慶明說,現在飼養的千秋山羊更值錢了。雖然千秋山羊沒有別的山羊出肉率高,但味道好,市場供不應求。

品種好,效益高,羊群發展也快。如今,在天長市大通鎮,千秋山羊的種群數量得以顯著增長,從之前的3000多頭,增加到如今的15000多頭。

保種場裡,養殖戶正在打掃羊舍。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保種場裡,養殖戶正在打掃羊舍。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過去,像千秋山羊這樣的地方優良品種,認知度低,產品附加值也不夠高,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損失。但現在正聚集各方力量加強千秋山羊的擴繁保護,將種質資源優勢轉化成地方產業優勢。”天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做好保種的同時,天長市科技部門進一步研究開發,協調引進眾多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畜牧養殖專家,建立院士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讓千秋山羊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隨著產業復蘇,品牌樹立,一隻隻千秋山羊變成農戶家裡的“喜羊羊”,成為大通鎮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