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羅陽奇

​調飲師調制口味多元化飲品—— 

創新中傳承傳統茶文化(新職業新故事)

本報記者 羅陽奇
2025年01月02日07: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5年01月02日 第 14 版)

《人民日報》(2025年01月02日 第 14 版)

用太平猴魁萃取出茶底,加入當地特產靈山酒釀,以櫻花和薄荷葉裝飾……不到10分鐘,一杯名為“北海新綠”的新中式調飲由調飲師丁文娟制作完成。

丁文娟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猴坑村出生,這裡是太平猴魁主產區之一。從小看著長輩採茶、制茶,出於對茶葉文化的喜愛,丁文娟先后考取了評茶師、茶藝師的高級技師資格証,后來經營著一家太平猴魁茶社。

最近,丁文娟開始接觸新職業——調飲師。加入水果、乳制品等食材的新中式調飲受到不少年輕人喜愛,調飲師成為不少人的就業新選擇。

“我們要熟知每種茶葉、食材的口感和香氣,設想如何搭配。”一天上午,丁文娟來到黃山市德茗舍茶藝職業培訓學校參加調飲師培訓,校長汪蓀在講解制作新中式調飲時茶葉和食材的搭配原則。

培訓教室的牆上,貼著各類茶葉的國家標准,細致描述了不同品質茶葉的色澤、香氣、滋味。桌上還有一張表格,記錄了各類食材的感官風味。

2019年,汪蓀就開始嘗試研發新中式調飲。黃山是許多名茶的發源地,這給汪蓀研發新中式調飲提供了便利。“在黃山,我可以快速找到各種類型、品質的茶葉,再根據其特性,加入不同食材。”她說,對調飲師來說,創意非常重要,要根據不同茶葉特性,進行創造性搭配。

汪蓀去年外出旅行時發現,當地椰子水甘甜可口,令她印象深刻,“當時我就在思考如何把椰子水引入新中式調飲。”

汪蓀首先想到祁門安茶:“祁門安茶茶湯濃郁,香氣獨特。味道稍有些苦澀,椰子水正好中和苦味。”回到黃山后,她多次調制,又加入茉莉花糖漿,口味更加豐富。

炒米和富含栗香的六安瓜片,酒釀和滑潤甘甜的太平猴魁……在汪蓀研發的新中式調飲中,每種茶都找到了適合的搭配。

創新是汪蓀對每一名學員的要求。調飲師培訓考核中,有一項實操考試,需要學員根據提供的材料搭配創造。考核中,丁文娟將祁門紅茶與當季水果搭配,做出了屬於自己的調飲。

展示調制過程,也是調飲師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讓顧客了解調飲採用的配料和茶葉的口感特性。“很多顧客品嘗后,還會購買茶葉回去品嘗。可以說,調飲對傳統茶也是一種推廣。”汪蓀說。

在丁文娟的茶社品嘗過“北海新綠”后,顧客王雅慧被“種草”了太平猴魁的獨特味道。“我以前不太能接受純茶的味道。品嘗調飲、看了整個制作過程,再聽調飲師講一講種茶的故事,我也忍不住買些茶葉。”王雅慧說。

調飲師這一新職業的出現,讓汪蓀對茶文化普及更有信心。“現在,不少年輕人通過調飲品嘗茶、愛上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調飲師的職業前景一定會更加廣闊。”汪蓀說。

弘揚茶文化,做好“茶文章”,當地也在探索。黃山市屯溪區陽湖鎮三充村,一座佔地1800平方米的茶藝培訓中心正在建設中。

“我們結合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任務,新建一座包含茶文化展示區、茶藝培訓在內的培訓中心。”陽湖鎮黨委副書記葉兵介紹。未來,汪蓀和她的同事將在這裡講授調飲師及其他茶藝課程。當地還將引導附近村民做好餐飲、住宿和茶葉等上下游配套服務,讓茶香富農家。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