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石台縣磯灘鄉:富硒“土特產”變身致富“金飯碗”

近年來,池州市石台縣磯灘鄉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充分利用本土富硒資源優勢以及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做好“土特產”大文章,幫助群眾在家門口捧起就業增收的致富“金飯碗”。
挖“土”掘“硒”,打造特色富硒產品
磯灘鄉太勝村下轄4個村民組,共128戶475人,茶園面積近2000畝,人均約4畝,如此可觀的茶園規模,為富硒茶產業發展筑牢了根基。茶園坐落於海拔300余米的高山之上,茶農們常年與茶相伴,深諳自然之道,嚴格把控種植、採摘、炒制等工藝時機。精心制成的富硒茶,茶湯清亮,滋味醇厚回甘,富含的硒元素為其增添了獨特的保健功效,迅速在茶市中嶄露頭角,成為茶客們追捧的佳品,讓太勝村的富硒茶從深山走向都市茶桌,也讓茶農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我在石台有畝茶田”認領活動,正是基於太勝村優質的富硒茶田資源應運而生。城市居民可以通過該活動,認領屬於自己的一畝茶田,親身參與從茶樹養護到茶葉採摘的全過程,深度體驗農耕樂趣。在繁忙都市生活之余,尋得一方心靈的田園淨土,同時還能收獲高品質、純天然的富硒茶葉,實現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茶園。
強“鏈”成勢,激活富硒產業動能
磯灘鄉高樂村則深度聚焦“富硒糧油”核心產業,積極組織流轉周邊閑置土地,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規模化種植“一稻一油”達530畝,廣袤的田野在精心耕耘下煥發出勃勃生機。憑借著優越的富硒土壤條件與科學田間管理,年產富硒米可達300余噸、富硒油400余噸,暢銷省內外各大城市。緊接著,產業發展的組織化、品牌化進程開始高歌猛進:成立樂豐家庭農場、注冊“磯灘高樂”富硒糧油商標、完成“綠色”認証……這一系列舉措讓高樂村的富硒糧油在市場上擁有了辨識度極高的“身份証”,打響了本土特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高樂村以村民入股這一創新方式,建成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的富硒稻加工一體化工廠,劃分加工車間、烘干間、倉儲間等功能分區,成功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富硒糧油產業鏈,讓“產品”華麗轉身為“商品”,農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一村一品”,繪就多彩富硒藍圖
磯灘鄉因村制宜,秉持“一村一品”發展要訣,打造特色富硒產業集群。磯灘村巧用山林饋贈,將傳統的苦櫧子經繁復工序制成苦櫧豆腐,留住兒時山野味道。溝汀村傳承古老臘味制作精髓,融入富硒豬肉的鮮美,獨家配方腌制,風干出富硒臘肉。洪墩村依托山林草地,富硒土雞自由穿梭其間,食虫草、飲山泉,成為市場寵兒。塔坑村山間蜜蜂穿梭忙碌,釀出的土蜂蜜天然純淨、蜜香馥郁。
為了讓這些富硒“土特產”走出大山,磯灘鄉黨委、政府全方位發力,打出一套“組合拳”。在品牌塑造上,聯合專業設計團隊,為每一款農產品量身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標識與包裝。在產業扶持上,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養殖基地,為村民提供一對一的技術指導,解決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宣傳推廣上,線上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定期發布農產品的生長過程、制作工藝等短視頻。線下舉辦農產品展銷會等等。如今,磯灘鄉的富硒“土特產”已經走進了城市裡的千家萬戶。
磯灘村的古朴、洪墩村的鮮美、溝汀村的醇厚、塔坑村的甜蜜、太勝村的茶香、高樂村的油潤,匯聚成多彩的鄉村富硒畫筆,繪就出磯灘鄉獨有的產業藍圖。(喻環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