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合肥“新職業”③︱量子計算機調試工程師:站在量子計算機身后的“幕后英雄”

陶偉
2024年11月15日09:1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新職業呼應新產業。

今年人社部公布了19個新職業,其中半數以上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他們是新質生產力的見証者、參與者。

以科創著稱的合肥,緊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布局未來產業新領域新賽道,也催生了一批新職業。

從“新質”到“新職”,職業的進化,也是合肥產業進化的一次成像。

人民網安徽頻道聯合合肥市委網信辦推出“合肥‘新職業’”系列報道,講述合肥從事新職業的人物故事,展現合肥產業向新中誕生於新生崗位的一股股涓涓之力。

如果用一束光比喻研發量子計算機一線科研工作者﹔那麼,這束光外還有一群為量子計算機應用保駕護航的“幕后英雄”。

29歲的王翰逸就是其中一位。

這位一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本科到博士學歷的年輕人,於今年入職坐落在合肥高新區的中電信量子集團。在此,他迎來了一個新的職業——量子計算機調試工程師。“本科時我讀的是原子分子物理學專業,碩士和博士學的是量子信息物理學。”在王翰逸的認知裡,量子計算機已經進入產業化的實用階段,選擇這個崗位,也正是看中了量子計算的未來。

量子計算是一種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計算方式。“它是用量子比特代替傳統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比特,正因如此,比起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算力呈現指數級領先。”王翰逸表示,這就好比現在的計算機相對於舊時的算盤。

王翰逸在調試量子計算機。中電信量子集團供圖

王翰逸在調試量子計算機。中電信量子集團供圖

不過,量子計算機不是為了取代經典計算機,其誕生初衷是解決一些經典計算機難以處理的問題,在這些特定問題上展現出的絕對優勢,被稱為“量子優越性”。此前,中電信量子集團發布“天衍”量子計算雲平台,就旨在推動量子計算在新材料開發、新藥創制、氣象模擬等場景應用。

而一台量子計算機要真正實現產業應用,還需要過一道關。量子計算機調試工程師可謂這個關的“把關人”,專門從事量子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調試、性能優化和故障排除的專業人員。“我們的工作就是保障一台量子計算機能最終勝任它的崗位。”王翰逸解釋道。

一句簡短的定義,並不能“定義”王翰逸的全部工作。“其實,這個工作是跨學科的,需要涉及量子物理、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等多個領域。”王翰逸表示,他們需要對量子計算機進行硬件調試、性能優化、故障排除、參數校驗等一系列操作,其周期很長,“有時一兩個月或者更長”。

全國量子看安徽,安徽量子看合肥。受益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包括量子信息在內,一些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在合肥不斷涌現。

當前,合肥已集聚量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66家,居全國首位,量子信息產業相關專利數量居全國前列。合肥高新區雲飛路,也被稱作“量子大道”,一批量子領域骨干企業密布,一個新興量子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讓技術用起來”,在合肥,量子信息重大產業化成果正不斷涌現,“量子密話”等一批實用量子安全應用加速邁向市民生活。

中電信量子集團。中電信量子集團供圖

中電信量子集團。中電信量子集團供圖

以中電信量子集團為例,該企業已經初步形成“通話+量子”“網+量子”“雲+量子”“平台+量子”四大業務方向,以及“DICT+量子”全場景能力體系﹔尤其在量子計算領域,最新消息顯示,當前,該企業忙於搭建一台高性能超導量子計算機,為后續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構筑更好的底座。

“未來十年,或許就能誕生不犯錯誤或是具有主動糾錯功能的大型量子計算機,那時候我們這個崗位可能也就功成身退了!”王翰逸在暢想量子計算機未來發展時說。

相關閱讀:

合肥“新職業”①|分布式駕駛員:置身一城,執飛“千裡之外”

合肥“新職業”②|特種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為機器人“望聞問切”

(責編:范曉琳、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