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從一個老舊小區改造,看城市治理如何“繡花”
走進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附近的中鐵臻庭小區,寬敞明亮的住宅樓、修葺一新的健身步道、隨處可見的綠植讓人眼前一亮。很難想象,這裡由老舊小區改造而來,兩年多前還是一片破敗陳舊、擁擠雜亂的光景。
改造前的合肥儀表廠宿舍。 葉玉庭攝
包河區蕪湖路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這裡此前是合肥儀表廠宿舍,小區始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原來共有25棟居民樓,總建筑面積約3.6萬平方米,計647戶、居住近2000人。
拆遷中的合肥儀表廠宿舍。 合肥市蕪湖路街道供圖
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讓居民住上高品質安置房的目標,需要下足繡花功夫。小區佔地面積僅43.33畝,且周邊緊鄰成熟商圈和住宅區,改造起來難度不小。中標建設的中鐵四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戶型轉換等技術手段,將11種不同戶型裝進4棟安置樓,較好滿足了住戶差異化、多樣化的需求。
改造后的中鐵臻庭小區森林樹屋。 王碩敏攝
細節之處見品質。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區針對老人較多的情況,增加了許多適老化設計,比如在兒童活動區設置老人座椅,方便老人陪同休息﹔窗戶把手和門檻降低,方便老人開關,防止磕碰。
改造后的中鐵臻庭小區整體外觀。王碩敏攝
精准施策,前提是問需於民。作為合肥首個以“居民自治征遷”方法完成改造的城市老舊小區,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在改造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項目設計、施工階段,建設方通過開展安置群眾座談會、業主開放日活動,多方面征求住戶的意見建議,並對設計方案和施工細節進行優化調整。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面對“住戶難聯系”等問題,由11名居民組成的居民征遷自治小組持續上門做工作,保証了小區征遷改造等工作的有序推進。
“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臟亂差還不安全。”年過八旬的合肥儀表廠老職工楊玉瑞,如今已搬到了安置房裡,對這裡的環境、質量,十分滿意。他說,”住在這裡,心情十分舒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