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城”蝶變背后的金融推力
如何加快轉型蝶變,是所有“家裡有礦”的城市難以繞開的課題。
近年來,淮北市銀行保險業圍繞淮北“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國家重要綜合新型能源基地”定位,加強綠色金融政策引導,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積極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助力淮北市高質量轉型發展。
金融推力不斷匯聚相城,一條條生產線上、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建設現場,產業轉型“蝶變”的新動能、新活力、新思路得以不斷涌現,淮北這座老工業城市正在打開更多發展新路徑。
淮北南湖公園。淮北市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金融”釋放動能,賦能產業新業態
金融是產業發展的“催化劑”,產業是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特別是在淮北瞄准“五群十鏈”產業布局后,如何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互利共贏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尤為關鍵。
淮北金融監管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陸勇表示,“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群一鏈一行多企’專項對接,定期向銀行機構推送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六類’科創企業無貸戶名單,實現名單內企業走訪對接全覆蓋,推動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來到位於淮北市臨渙化工園區的淮北礦業集團子公司——碳鑫科技公司的乙醇車間,正在上演“一碳多金”的故事——利用化石資源煤炭產出乙醇,讓這家老國企把採煤沉陷區的“歷史包袱”變成了“生態財富”。
碳鑫科技總工程師朱磊介紹稱,乙醇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密度與汽油相近。我國煤制乙醇技術的攻克,做到了“點煤成金”,能夠有效拉長淮北市產業鏈,真正做到把煤“吃干榨盡”,實現“黑”轉“綠”。
碳鑫科技公司全景圖。王明明攝
眼下,投資34億元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合成氣制乙醇項目已於今年2月28日一次性開車成功,各單元各機組穩定運轉。
然而,從公司煤制乙醇項目2023年12月28日啟動試生產開始,在時間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碳鑫科技公司進階之路何以如此高效?朱磊坦言,這離不開淮北礦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先后落地綠色信貸創新產品的支持。
何出此言?原來,碳鑫科技是淮北礦業集團實施“化工延鏈”戰略的主戰場,該企業以焦爐煤氣、甲醇為基礎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正處在傳統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轉型的階段。
在該企業正式啟動甲醇綜合利用項目建設之初,面對大量資金投入需求,淮北礦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堅持“依托集團、服務集團”的戰略定位,擴大甲醇綜合利用項目授信,牽頭為該項目實現“財務公司+商業銀行”的組合融資服務,為企業緩解支付壓力、節約財務費用,在保障項目建設大額資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金融活,產業興。有了綠色金融的賦能,企業發展更上一層,自然便是情理之中。
像這樣的案例,在淮北也並非少見。工商銀行淮北分行、農業銀行淮北分行等銀行機構為安徽淮海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煤矸石建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發放銀團貸款15800萬元、交通銀行淮北分行投放全市首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貸款……截至9月末,淮北市綠色信貸余額332.22億元,較年初增加99.6億元,增幅42.81%。
眼下,在具備良好的產業、金融基礎上,淮北市已初步形成了多樣的產融合作路徑,這些資金為淮北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陸勇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綠色金融差異化授信政策導向,對列入國家產業政策名錄中的鼓勵類項目和清潔高效循環環保設施建設項目,鼓勵銀行保險機構開辟綠色通道,提供簡化貸款、承保手續,優惠貸款利率、保費等服務。”
金融“活水”加力供給,描繪城市新圖景
“河暢、湖清、水淨、岸綠、景美”——放眼淮北大地,自北向南,朔西湖、綠金湖、南湖、乾隆湖形成的中心湖帶,還有洪鹼河、新濉河、老濉河等河流縱橫,碧綠的湖水、清澈的河流宛如一根根血脈滋養著城市的山林和草木。
誰能想到,這些湖水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撫平煤礦採掘塌陷“傷疤”、再造秀美生態的“見証者”“親歷者”。
蝶變源於一次“大治理”。目前,淮北市累計投入資金167億元,治理採煤沉陷區20余萬畝。每一個湖泊都有著各自的功能定位,體現一湖一品變身特有的“湖文化”風景區。
這背后,也有淮北當地金融機構的金融助力。據統計,淮北轄內銀行業累計為綠金湖、南湖、朔西湖等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提供40余億元授信支持,支持治理沉陷土地23萬畝,成功將昔日“黑灰煤城”改造為“生態美城”。
綠金湖圓夢島。淮北市委宣傳部供圖
以淮北市採煤沉陷區中湖蓄水及環境治理項目為例。作為淮水北調的配水工程之一——蓄水工程,目前中湖區域累計採煤沉陷土地約996.47公頃,塌陷坑深度一般為0.3米至5米不等,塌陷區已積水成湖,與周邊塌陷水域銜接成片。
對此,農業銀行淮北分行對該項目累計投放7.51億元人民幣貸款,有效及時地激活塌陷區造血功能,治理后的中湖還成為集生態修復、科學研究、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城市中央公園。
在綠色金融的助力下,一場構筑富美城市新高地的探索與實踐,正在淮北市如火如荼地進行。
事實上,不止於淮北。縱觀江淮大地,安徽金融監管局立足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建設部署,持續強化監管引領,推動全省綠色貸款余額從2020年的2911億元連續跨越9個千億級台階提高到1.17萬億元,年均增速超40%,助力打造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未來,安徽金融監管局還將指導各監管分局,持續深耕綠色金融與城市轉型有序有效銜接,把金融活水持續注入實體經濟,修復生態、帶動產業,讓綠色金融成為安徽一張靚麗的金名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