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沉陷區長出“綠色財富”
11月1日的淮北大地,秋高氣爽、惠風和暢。
濉溪縣五溝鎮北湖南村的恆豐水稻種植家庭農場裡,400余畝連片的稻田披上了“黃金甲”,一串串稻穗顆粒飽滿。伴隨著農戶的歡聲笑語,收割機往來穿梭,空氣中彌散著陣陣稻香。不遠處的300畝魚塘,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三五成群的白鷺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這裡曾經是沉寂的採煤沉陷區,雜草叢生、荒無人煙。”農場負責人馮飛告訴記者,在農業、科技等部門的幫助下,他們充分利用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的區位優勢,將沉陷區“升級”為綠色沃土,孕育出口感香甜糯,富含硒、鈣元素的綠色食品——“五溝香”牌大米,暢銷滬蘇浙等地。
淮北位於安徽省北部,地處華東地區腹地,是全國知名煤炭資源型城市和煤電基地,也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建市64年來,為國家累計貢獻原煤12億噸,也付出資源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等沉重代價,因採煤沉陷土地42.8萬畝,其中耕地約19萬畝,被列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穩扎穩打、久久為功,“一區一策”推進採煤沉陷區治理,創新“沉陷區治理+漁光互補”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綠色電力和生態農業,年發綠電量5.98億千瓦時,產值4.6億元,平均畝產水產品450公斤,帶動失地農民每畝獲得租金收入600元以上,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以高水平生態修復治理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轉型之路。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系統治理採煤沉陷區22.77萬畝,治理率53.7%,形成可利用土地9.1萬畝,全國領先。淮北市入選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區,獲評中華環境優秀獎、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綠化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
日前,在全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經驗交流現場會上,淮北市作典型發言。(肖干 王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