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樂享“文體大餐”
設施完善的閱覽區、寬敞明亮的自修室、琳琅滿目的各類書籍、智能化的借閱設備……近日,記者走進位於亳州市區華佗廣場的譙城區圖書館,濃濃書香扑面而來,眾多讀者在此樂享美好閱讀時光。
“趁著周末帶孩子來這裡看書,培養閱讀習慣。”自譙城區圖書館新館投用以來,讀者張霞一家五口都辦理了圖書借閱卡,每到周末就帶孩子來此看書、借書。
譙城區圖書館始建於1956年,隨著現代科技發展及讀者需求的不斷提升,原有場館因空間狹小、位置偏僻等已無法滿足現實需要。去年3月,位於華佗廣場的譙城區圖書館新館投入使用。
“目前館藏圖書總量約6萬冊,自開館以來,累計到館36.8萬人次,圖書借還量超過12.3萬冊次。”譙城區圖書館館長王 丹告訴記者,該圖書館以打造城市文化會客廳為目標,積極推進“城市閱讀空間”建設,已發展成融合閱讀中心、知識中心、交流中心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更是市民休閑、打卡的好去處。
拿著選好的圖書,張霞帶著孩子來到圖書館的智能借還機處,掃描身份証后,機器提示:“請把書本放在圖書感應區,列表顯示圖書信息后,請核對冊數。”點擊“確定”,借書成功。“還書也在這裡,根據語音提示,老人、小孩都能辦,還能人臉識別,非常方便。”張霞說,讀者還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訪問圖書館資源,極大地提升了借閱體驗。
據介紹,譙城區圖書館採取開放靈活的集“藏、借、閱、查、展”於一體的新型服務模式,向讀者提供平等、免費、無障礙的公共文化服務,實現“紙質圖書隨時借閱+數字資源隨時訪問+文化服務隨時獲取”。為更好滿足市民的閱讀需求,該館於今年5月開始實施延時開放,開放截止時間由每日下午5點延長至晚間9點。此外,該館還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流動圖書站”共建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沙龍、圖書交流活動,打造“15分鐘閱讀圈”。
近年來,譙城區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聚焦公共文化設施、群眾文化生活、特色文化品牌等方面,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續加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進“15分鐘閱讀圈”“15分鐘健身圈”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通過整合資源,完善設施,提供更多活動場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多樣化的‘文體大餐’。”譙城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譙城區已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包括譙城區文化館、譙城區圖書館、21個鄉鎮文化站,以及12個社區文體中心、10個室外游泳池、17塊社會足球場地,有力滿足了當地居民的休閑娛樂、文化健身等生活需求。(記者 任 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