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強化冷鏈賦能,做強精深加工,推動酥梨產業轉型升級——
一隻酥梨的“七十二變”

碭山梨樹王景區內,碭山酥梨喜獲豐收。通訊員 李艷龍 攝
碭山果農喜摘酥梨。 通訊員 李艷龍 攝
碭山縣龍潤堂生產基地,工人正在包裝小吊梨湯。通訊員 李艷龍 攝
第29屆碭山採梨節將於9月14日開幕。記者在碭山縣調研發現,除了火熱的鮮果市場,碭山酥梨加工也迎來旺季,梨膏、梨汁、罐頭、果切等各條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奏響“農頭工尾”最強音。
梨花加工面膜、疏果提取梨多酚、優質鮮果做鮮銷、次果熬梨膏、梨渣用作生產飼料……近年來,依托資源稟賦,碭山縣強化冷鏈賦能,做大做強精深加工,加快實現碭山酥梨從初級加工向高端生產轉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023年,碭山縣梨產量達100.86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143.2億元,百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如火如荼。
冷鏈助力
——酥梨加工從作坊走進車間
沒有榨汁機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將碭山酥梨榨成汁?在碭山,幾乎人人身懷一門原始而粗獷的絕技——“擼梨”。
雙手緊握一顆酥梨,稍稍使力,把它掰成兩瓣,一隻手握住一瓣,在掌心裡來回揉捏,清甜的梨汁便流了出來。“碭山梨,皮兒薄,落到地上找不著。”碭山當地這句民謠生動地描述了碭山酥梨皮薄多汁、彈指即破的特點,也從側面反映出碭山酥梨儲存之難。
過去,碭山酥梨集中上市時,就因為儲存問題,總會遇到銷售瓶頸。於是,果農們憑著經驗和智慧,研究出最早的加工產品——梨膏。
碭山果農們都還保留著傳統手工熬梨膏的技藝。碭山酥梨打成汁,分離掉梨渣,梨汁倒進土灶大鐵鍋,熬上四五個小時,水分大量蒸發,汁液變少,過濾再轉入小一點的土鍋,繼續文火慢熬四五個小時,直至變成琥珀色的膏狀,罐裝成瓶。
每年秋冬季,碭山幾乎家家戶戶熬梨膏。電商平台興起后,碭山梨膏火遍全國,梨膏作坊如雨后春筍迅速發展起來。
良梨鎮良梨村的翟燦燦就專門建立了一間梨膏作坊。
“20斤酥梨才能熬成1斤梨膏,加工梨膏有助於消化碭山酥梨,也能提高梨的附加值。”翟燦燦算了一筆賬,碭山酥梨在本地銷售價約1.5元/斤至1.7元/斤,熬成梨膏1斤可賣到60元左右。通過直播手工梨膏制作全過程,她一年能賣出2000多瓶秋梨膏。
手工熬梨膏,功夫全在一個“熬”字,口感好壞全憑手藝人的經驗。隨著冷鏈產業的發展,碭山梨膏逐漸建立工廠化流水線,採用智能化生產設備,固定程序、固定火候,實現標准化生產。
“鮮梨不易儲存,但是打成梨汁,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裡能存放幾個月,能夠一年四季生產梨膏。”安徽龍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副總黃勇告訴記者。
被譽為“世界梨都”的碭山縣,連片果園面積近百萬畝,年產各類水果170萬噸。水果及加工品儲存的剛性需求,讓碭山縣催生出一個新興產業——冷鏈倉儲物流產業。
碭山縣建成運營全國第一個縣級冷鏈暨存儲運輸中心——碭山申雪冷鏈倉儲物流中心,集聚13家冷鏈物流、食品加工企業。去年,碭山縣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規劃佔地面積2316.33畝,冷鏈庫容超118萬立方米。
冷鏈帶“火”產業,不僅使碭山酥梨鮮果走向全國,也讓酥梨加工有了更廣空間。“除了梨膏,我們還遵循健康理念,研發了梨汁、梨膏棒棒糖、小吊梨湯、銀耳雪梨羹等高附加值產品。”黃勇說。
在安徽愛澤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10萬立方米的冷庫內正在加工鮮果切產品。
“通過智能化分揀,重量達到6兩以上的優質酥梨供應大城市、高端平台,實現優質優價。剩下半斤以下的小果怎麼處理?生產鮮果切,提高附加值。”安徽愛澤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輝告訴記者,該公司正在上馬我省首條鮮果切生產線,供應全國各大超市。
冷鏈賦能,碭山縣積極引導果蔬食品向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初步構建起“產、購、儲、加、銷”果蔬食品全產業鏈,集聚果蔬食品及配套產業規上工業企業37家,培育出龍潤堂記、梨花貓、極梨膏等品牌。
深挖功效
——精加工從食品躍級藥品
秋冬天,易感人群增多,古老的民間偏方——燉梨湯、熬梨水隆重登場。
碭山酥梨就是這一偏方的主角,因其富含原兒茶酸,臨床多被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具有祛痰平喘的作用。
近年來,碭山縣不斷在深挖碭山酥梨藥用功能上做文章。經過多年努力,碭山酥梨作為原料被列入國家藥典備案目錄。
“潤肺膏的主要原料就是藥用梨清膏,我們原來一直為潤肺膏供應原材料,生產藥用梨清膏,如今還具備了藥品生產能力。”碭山梨多寶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國家藥監局的大力支持下,山東潤中藥業和梨多寶共同成立安徽祥隆藥業有限公司,2021年把潤肺膏引進到碭山,其品牌專利也轉移到了碭山。
“2022年12月,潤肺膏在碭山投產,僅僅一個月,產品就賣了1700多萬元。去年,潤肺膏的銷售額達到3億元。”碭山梨多寶負責人連連感嘆,潤肺膏成為碭山酥梨的“網紅爆品”“最強單品”,預計今年銷售額將突破5億元。
開辟“藥食同源”新路子,碭山縣實現碭山酥梨從果品到藥品“零”的突破,填補了宿州市中成藥生產型企業的空白。
如今,碭山縣正著力打造百億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未來碭山酥梨的藥用保健功能還將得到高效利用。
吃干榨淨
——高端加工實現全產業鏈加工
在碭山縣一家梨產品加工企業,記者見到一瓶瓶無色透明的液體。
“這是我們加工的梨糖,主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國作為代糖使用。”該企業負責人介紹。
從梨膏、梨罐頭到潤肺膏,碭山酥梨的附加值實現數十倍提高。然而,高端加工沒有終點,碭山酥梨加工最近提出一個新目標——“吃干榨淨”。
碭山酥梨種植過程中,為保証品質,疏果是必經環節。疏下來的小果哪裡去了呢?過去,這些疏下來的小果都被扔在地裡,自然腐爛。現在,這些隨手丟棄的“廢物”搖身一變成了“金元寶”。
“我們用疏下來的小果提取梨多酚,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地作為高端食品、保健品抗氧化劑使用。”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果農疏下來的小果都賣到了0.4元/斤至0.6元/斤。
同樣“變廢為寶”的還有梨渣。碭山縣一家企業經過摸索,將梨渣發酵,剩下的渣再烘干、粉碎,賣給飼料廠加入各種營養元素,就變成了有機肥料。
“從梨花、梨果再到梨渣,碭山酥梨實現了全鏈條加工。”碭山縣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碭山酥梨年加工產能達70萬噸,產值佔梨全產業鏈產值約45.6%。
圍繞“農業+文旅”,碭山縣還開發了研學、旅游、康養、親子游等特色文旅產品。去年,“梨”主題活動吸引游客548.6萬人次,綜合收入15.97億元。
不過,記者在調研中也發現,多數梨精深加工企業規模較小,梨多酚這類高端加工產品佔比不高。一家企業負責人坦言:“我們目前掌握的僅僅是梨多酚初酚提取技術,出口以后,還需要再精細提取,而精細提取技術並不在行。下一步,急需在人才和技術方面突破,向高端產業鏈進發。”
“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招引一批優質企業,我們將依托優質碭山酥梨資源優勢,聚焦‘標准化’,延長產業鏈條﹔聚焦‘數字化’,實現節本增效﹔聚焦‘品牌化’,提升綜合價值,綜合利用梨耕文化、休閑功能、加工儲運、營銷服務等,實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碭山縣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玉芳 何雪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