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這種疾病被稱為“心血管的癌症”,現在有了治療新手段

2024年09月09日16:4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有這樣一群人:常年胸悶氣短,下肢浮腫無力,每天像生活在高原上一樣,呼吸困難,他們就是肺動脈高壓患者。因為預后差,生存率低,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血管的癌症”。

近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右心和肺血管病團隊在科室主任馬禮坤教授帶領下,率先在省內完成2例肺動脈高壓患者經皮肺動脈去神經消融術(PADN)。此次手術是PADN上市后全國首批手術,填補了安徽省空白,為肺動脈高壓患者治療帶來了新選擇。

小張和小李是首批手術的受益者,二人均為年輕的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女性患者。日常生活中,她們隻要稍微活動便感到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飽受疾病困擾。盡管目前應用最優的三聯藥物靶向治療,但病情仍不樂觀。

在全面掌握和評估患者病情后,心血管內科右心和肺血管病團隊決定為二人實施經皮肺動脈去神經消融術(PADN)。8月25日,在PADN技術原創團隊專家謝渡江教授指導下,中國科大附一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馮克福、儲莉作為主要術者,為二人成功實施手術。

術中,將特制的肺動脈射頻消融導管送至指定位置,隨后對肺動脈交感神經消融靶點進行“點對點”精准消融,失去交感神經支配的肺動脈張力降低。術后即刻,兩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改善,平均肺動脈壓力分別下降12%和15%,肺血管阻力下降達16%,未出現手術相關並發症。既往文獻報道,術后6個月至1年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可持續改善,肺血管阻力降低30%。

目前,小張和小李都已經順利出院。

肺動脈高壓(PAH)是一種惡性進展性肺血管疾病,表現為肺動脈壓力和肺血管阻力(PVR)持續升高。患者早期會出現呼吸困難、活動耐量下降、胸悶及乏力等症狀,最終可進展為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為靶向藥物治療,但由於患者個體差異、依從性及耐受性等因素,藥物治療效果常不盡如人意。

近年來,隨著對肺動脈高壓相關機制的深入研究,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在該病的發生和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愈發突出。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Percutaneous Pulmonary Artery Denervation,PADN)作為一種創新治療手段,通過射頻能量破壞肺動脈內膜的交感神經,抑制其過度激活,可以有效降低肺動脈壓力和肺血管阻力,並改善肺動脈的病理性重構以及右心的結構和功能。越來越多証據表明,在靶向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PADN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拓展了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手段。

馬禮坤介紹,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是我國原創的肺動脈高壓微創介入治療技術,2022年首次被載入ESC/ERS肺動脈高壓診療指南,為肺動脈高壓治療提供了中國方案,也為廣大肺動脈高壓患者帶來新希望。未來,中國科大附一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將持續關注行業前沿技術,勇攀技術高峰,用新質生產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馮克福 儲莉 方詠)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