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教育

“玉”見文明含山,琢磨未來文旅

2024年08月05日15:2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為考察凌家灘作為國家考古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線路規劃、項目設計的可行性,從7月16日到7月19日,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玉見文明,琢磨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11名成員對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周邊景區、鄰近鄉鎮,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實地考察、走訪和調研,力求以凌家灘考古文化旅游活化利用為主題,解密遺產活化發展與利用的模式與機理,為現代鄉村振興提供新范式。

凌家灘篇——以肉眼和心眼觀家灘,據理論與實踐探方向

7月16日和7月18日,團隊成員對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了實地調研工作,並對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黨組成員、遺址保護部主任過其保進行了人物專訪,力求在了解凌家灘遺址的保護和發展現狀的基礎上,豐富考古文化旅游活化利用的創意策劃思路。

為挖掘團隊成員的創意策劃潛力,指導老師楊效忠舉了‘玉人放鵝’的實例,提出考古活化利用需要讓文物‘活’起來。一位團隊成員興奮地說:“在今天的調研以及與楊老師的交流過程中,我意識到,考古文化不能隻停留在深奧的文化內涵層面,而應以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在大家眼前,讓其走進大眾生活中。”這也為后期團隊充分利用凌家灘及周邊文旅資源進行創意策劃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訪談過程中,過其保提到,目前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存在專業人才不足、資金不足、保護和發展矛盾等挑戰。面對這些難題,過其保談道:“我們計劃通過與其他景區、旅行社和遺址公園的聯動發展,構建跨區域的文旅合作網絡,共同打造特色鮮明的精品旅游線路,以此促進遺址的保護與發展,並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該團隊也將撰寫相關調研報告,基於凌家灘文旅資源進行創意策劃,為凌家灘的保護與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切合實際的創意改進方案。

太湖篇——爬太湖山揚攀登精神,訪太湖人思文旅未來

7月17日,為探索凌家灘與周邊地區聯動發展的可能性,團隊成員攀登了太湖山,採訪了含山縣委宣傳部主任李佑勝和青舍民宿創始人任榮,並參觀了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跡陳列室。

在攀登太湖山時,團隊了解到,太湖山雖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而被稱為‘天然氧吧’,但游客較少。團隊提出,應在不破壞太湖山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完善其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新媒體平台等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以此帶動其旅游業的發展,進而促進凌家灘的發展。

“凌家灘考古遺址公園的游客大多為來此調研的學者和社會實踐團隊。”李佑勝說道。基於凌家灘考古遺址公園的客源市場現狀,團隊堅定了“要用更通俗的語言符號來闡釋凌家灘極其豐富的玉文化”的想法,以此來吸引不同年齡階段和有著不同需求的游客。

運漕老街篇——堅守歷史底蘊,緊隨時代潮流

為積極探索如何將運漕古鎮和凌家灘文旅發展進行聯動,7月18日下午,團隊全體成員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走進了運漕老街,並對周邊店鋪店主和游客進行調研。

運漕老街坐落於裕溪河旁,周邊分布著李鴻章當鋪等歷史建筑,祠堂的庄嚴與石牌坊的精美交相輝映。團隊成員從小店店主那了解到,運漕古鎮定期舉辦的龍舟節、龍蝦節等特色活動吸引了大量外來游客。徽派建筑與現代風味相互交融,讓游客共享一場融合古韻今風的視覺、味覺盛宴,是促進運漕老街發展的有效路徑,團隊也在積極探尋凌家灘與運漕老街聯動發展的有效途徑。

青舍民宿篇——釋放田園野趣,另辟振興之路

7月16日下午,團隊成員們抵達青舍民宿,並在此度過了三天半的美好時光。民宿內,青石板路與墨瓦白牆相映成趣,橙花青蔓迎著陽光肆意生長……“青舍民宿令我感受到返璞歸真的田園意趣。”團隊成員儲佳懿說道。

在青舍民宿的創始人任榮看來,民宿是推廣太湖村和周邊地區農副產品的重要媒介,進而助力美麗含山的鄉村振興。為將凌家灘與民宿相結合,任榮談到要打造“行走在遺址上的民宿”,在此基礎上,團隊提出創意策劃:可將民宿與自然資源——桃花或荷花相結合,建造“行走在遺址上的桃園”或“行走在遺址上的荷園”,以此來助力凌家灘的考古旅游活化利用。

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玉見文明,琢磨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對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周邊景點、鄰近村鎮的四天調研之行已告一段落。在整個調研過程中,團隊始終以凌家灘考古活化利用為主題,以凌雲壯志的胸懷為力量,以家國天下的精神為支柱,以敢為人先的搶灘精神為指引,力求在凌家灘考古旅游活化領域取得新的研究和創意成果。(余淑佳 儲佳懿 謝美晶)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