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小推車”的濉溪印跡③丨“小推車”推出古鎮新路子

呂歡歡 王曉飛
2024年07月31日10:0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淮海戰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爭的光輝典范。在淮海戰役中,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動員、全民動員、全力以赴支援淮海戰役,誕生了“小推車”紅色文化。

縱觀全國,“小推車”紅色文化在多地都有涉及。其中,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是淮海戰役主戰場,也是淮海戰役總前委所在地。對於濉溪而言,打響“小推車”紅色文化品牌、續寫新時代“小推車”精神,既極其重要,也獨具優勢。

連日來,人民網安徽頻道沿著歷史長河實地採訪,追尋“小推車”的濉溪印跡,推動紅色基因永傳承。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炎炎夏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老街,十多家老字號的茶館前每天顧客盈門,好不熱鬧。

在當地,無事時來到茶館,沏上一壺茶,嗑一捧瓜子,飲茶聽戲,聊尋常生活,品味人間煙火氣的美好,成為臨渙人的生活日常。

“一壺茶,便宜的隻要一塊錢。喝完了還能免費續水,隨便坐到什麼時候。”一家茶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渙是一座因棒棒茶而知名的古鎮。

茶館內說書先生正在演出。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館內說書先生正在演出。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館內,大鼓一敲、快板脆響,說書先生帶著“上頭”的韻律,操著沙啞的腔調,從“淮海戰役總前委”設立,到“雙堆集戰役大勝”全殲黃維兵團,淮海戰役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躍然於前。

台上的先生說得津津有味,台下茶客們聽得“搖頭晃腦”。眾人一起哄,“還要聽,接著再講啊!”說書先生看了一眼大家,喝口茶后便繼續唱道,“淮海戰役千秋始,回龍泉水育新人……”

聽完,再從臨渙茶館移步,來到臨渙鎮“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雖然隻有幾百米的距離,卻凝聚著革命前輩前赴后繼的奮斗力量。

王士宏為暑期實踐的大學生志願者講述小推車的故事。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王士宏為暑期實踐的大學生志願者講述“小推車”的故事。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寧願自己挨餓,也不吃運送的一粒米﹔寧可自己挨凍,也不會穿運送的一雙鞋……”在“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內,來自蚌埠醫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們站在“小推車”前,正聆聽義務講解員王士宏的解說。

當年,人民解放軍所到之處,百姓夾道歡迎。當戰斗打響,無數群眾行動起來,有的在冰天雪地裡幫部隊架橋修路,有的主動拆了房子,把橫梁、門板送給部隊做工事,兒童拿起紅纓槍,婦女老人織布、磨面、做軍鞋……

獨輪車,又名小推車。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獨輪車,又名小推車。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這些支前群眾雖然沒有壯舉,但‘普通’的行為創造了戰爭奇跡。”王士宏激動地說。

硝煙早已散去,淮海戰役的故事仍在這裡流傳。如今,茶館成為新時期的紅色宣講陣地,成為基層矛盾調解平台。

除了做義務講解員,王士宏還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調解專家,也是“一杯茶”調解法的創辦者。

“來來來,先喝口茶,咱們心平氣和慢慢說。”王士宏說,子女不孝、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土地問題、鄰裡矛盾等各類糾紛都能在茶館得到解決,大家邊品茶邊聊天,嗆得臉紅脖子粗的幾人,往往能在氤氳茶香中平息紛爭。

據了解,目前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600余件,矛盾化解率達95%、群眾滿意度達100%,筑牢社會和諧穩定基礎,持續推動基層風氣建設向上向好。

王士宏正進行調解工作。 受訪者供圖

王士宏正進行調解工作。受訪者供圖

除了紅色資源、茶飲文化等稟賦優勢,臨渙的傳統美食也吸引著八方來客,馬蹄燒餅、香油月餅、醬包瓜等20多項美食,成功入選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逢節慶,臨渙當地還舉辦舞龍舞獅、踩高蹺等民俗表演,增強文化旅游吸引力。一來二往之間,豐富的客源為臨渙旅游業提升品質、創新業態,提供了持續動力。

紅歌拉拉唱、紅色故事宣講會、軍事展等活動,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體驗﹔而此前已經成功舉辦了旅游文化美食節、“龍王集”年貨節、非遺龍燈會、“二月二龍抬頭”,伏羊節等多項特色活動,多次創下日游客突破10萬人次的記錄,古鎮旅游“熱辣滾燙”。

濉溪縣相關負責人直言,他們要既守住家底、又走出新路,繼續通過深挖自身紅色資源,帶動臨渙古鎮發展,助推紅色小鎮建設,促進鄉鎮經濟發展,推動紅色文化與旅游、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走出發展新路子。

相關閱讀:

“小推車”的濉溪印跡①丨賡續紅色基因 打造“行走的紅色課堂”

“小推車”的濉溪印跡②丨11年,他“聲聲”不息為數百名烈士“尋親”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