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結構,物暢其流!合肥提速推動多式聯運工作
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一項重點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
當下,合肥市正以多式聯運作為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以立足合肥、服務全省、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為目標,深入實施“大物流體系建設大提升”行動,在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運輸服務組織、提升聯運服務效能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中歐班列、公鐵、空陸聯運等資源深度融合,暢通物流運輸大通道,為合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動能。
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合肥市“公、水、鐵、空”貨運量與2023年同期相比,“水、鐵、空”貨運量佔比分別上升1.33%、0.61%、0.01%,交通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
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織密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
2023年10月18日,合肥“大外環”南環西段——和襄高速合肥段進入快速施工階段。
2024年3月12日,合肥“大外環”西環線——S19淮桐高速合肥段打下第一根樁基。同在當天,合肥“大外環”重要組成部分——S90蕪合高速肥東支線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2024年3月26日,合肥“大外環”南環東段——S18寧合高速合肥段(先行段)首樁開鑽。
2024年5月20日,合肥“大外環”北環線——滁合周高速合肥段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繁忙景象,各標段全力向年底主體完工目標奮進。
如今,G9912合肥都市圈環線建設全力推進,217公裡6個項目同時建設,投資規模、在建裡程創歷史新高。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以來,合肥市充分發揮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加強與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互通互聯,加快構建“兩環十七射多聯”高速公路網布局,合肥市高等級公路網不斷完善,高速公路網密度已超過長三角部分省會城市,預計2025年全市通車及在建高速公路裡程達1036公裡。
在加速織密高速公路網的同時,合肥市鐵路、水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公、鐵、水、空”互聯互通大通道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合肥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作用日益凸顯。
鐵路方面,合新高鐵、沿江高鐵合寧、合武段加快建設,“米字型”高鐵網絡正逐步向“時鐘型”轉變。
水運方面,聚焦“向海而興”,加快打造江淮聯運中心,引江濟淮工程江淮運河航道全線試運行,裕溪一線船閘建成試通航,派河港一期、巢城港二期等重點項目投入運營。
航空方面,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國內國際航空貨運網絡不斷織密,航空物流地面集疏運體系日臻完善。
與此同時,合肥持續加強鐵路、港口等貨運樞紐的對外專用通道建設,不斷提高公鐵、鐵水等不同運輸方式間基礎設施銜接水平,進一步提升聯運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
“鐵路樞紐建設全面提速,派河鐵路物流基地建成通車,下塘鐵路專用線加快建設,全力服務新能源‘首位產業’發展﹔物流樞紐加快建設,建成運營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合肥國際陸港一期,同時新建成運營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派河港區一期、派河國際物流園公共物流中心一期等重點項目。”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派河港已取得第九類危險貨物港口裝卸作業資質,海關特別監管區通過驗收,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鋰電池“新三樣”產品出海的“水水中轉”通道徹底打通。
黃金通道。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延伸跨越山海的黃金通道
2024年4月9日,一列滿載55個集裝箱的列車從合肥鐵路物流中心鳴笛啟程,滿載“合肥產”白色家電貨物,經二連浩特口岸向遙遠的歐洲大陸疾馳,目的地為俄羅斯克列斯特。這是合肥中歐班列開行以來,發運的第4000列中歐班列。
如今,“貨”力全開,越來越多的“合肥造”搭乘中歐班列通達歐亞大陸。目前,合肥中歐班列已通達18個國家、144個國際站點。以2024年1-4月份數據來看,合肥中歐班列開行380列,“鋼鐵駱駝”實現量質齊升。合肥中歐班列,已成為合肥乃至安徽對外開放的大通道和經貿合作的新橋梁。
合肥中歐班列的升級繼續,不斷完善的網絡可觸達更多地方。合肥圍繞安徽汽車、光伏等千億級產業,提供定制化精品班列服務,創新推廣“集拼集運”服務,開辟合肥中歐班列至蕪湖、宣城、黃山等城際定向班列,全省聯動,助推本地特色產業發展。
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安徽首個‘一單制’提單國際貨運在合肥落地,實現‘一次委托、一單到底、一次保險、一箱到底、一次結算’,解決了以往不同運輸方式間換單手續繁瑣、運輸數據無法共享等短板,進一步推動物流提質降本增效。”
聯運通道,不斷延伸。
以合肥國際陸港、派河港鐵路物流基地為核心,深化合肥至寧波港、上海港、連雲港鐵海聯運通道,助力合肥以多通道、多式聯運模式銜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
發揮合肥江淮聯運中心輻射滬蘇浙、中西部“兩個扇面”功能,開通合肥港—上海洋山港航線,加密合肥港—寧波港、合肥港—上海外高橋港等水水中轉、河海直達航線,常態化開行周口港/阜陽港/淮濱港—合肥港—蕪湖港江淮聯運航線,打通豫東南、皖北地區通江達海通道。
合肥新橋機場開通運營“合肥-芝加哥”“合肥-洛杉磯”等13條國內國際貨運航線,為合肥物流發展增添“新動力”。
聯運網絡四通八達,繁忙物流往來不息。
目前,合肥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集裝箱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正積極推進第四批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合肥市推動長三角地區先進制造基地建設大宗貨物鐵公水聯運示范工程、安徽順豐“空陸+公鐵”聯運示范工程等3個項目已完成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合肥派河數字物流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中國物流合肥有限公司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等2個項目正積極創建省級第三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為合肥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和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提供合肥經驗。
合肥港。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多式聯運提速啟航
江淮運河北銜淮河水系可達皖北、豫東地區,南接巢湖入口,通過合裕線航道實現通江達海,合肥派河港正處於江淮運河的中心位置。隨著江淮運河日漸繁忙,越來越多的航運要素向這裡匯集。
“原來合肥港只是始發港,主要輻射周邊地區,江淮運河建成后,派河港由始發港變成了中轉港,樞紐地位進一步增強。”派河港負責人邵勝榮介紹,派河港半徑10公裡范圍內,聚集了合肥七成的先進制造業企業。
伴隨著2023年11月29日派河港鐵路物流基地正式投入營運,樞紐作用進一步放大,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等聯運組織模式不斷發展,推動了物流和關聯制造業的降本增效。
這只是合肥市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証明。
——聯運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合肥市水運和鐵路運輸量分別較2022年提高5.42%和6.04%,全年發運中歐班列868列,同比增長13.02%﹔鐵海聯運搭載集裝箱8萬TEU,同比增長48.98%,累計發運空陸聯運快件1400余萬票,同比增長約23%﹔公鐵聯運量累計發運快件220余萬票,同比增長約42%。
——降本增效成效凸顯。江淮運河通航,建成運營派河鐵路物流基地,市內短駁成本從600元降至200元。開通至上海洋山港的水運直達航線,運輸時間從168小時減至60小時。聚焦“新三樣+家電”等產品物流需求,加快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集聚專業服務物流企業約280家。服務制造企業綜合物流成本下降15%,綜合運輸效率提升20%。
——產業服務提升發展。合肥中歐班列優化“站到站”和“門到門”全流程、定制化服務,開行“江淮號”“奇瑞號”“美菱號”等企業定制專列,輻射范圍不斷擴大。2024年1—4月份,開行企業定制班列168列,同比增長32.3%,有力助推“皖貨皖運”。
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運輸結構調整優化”,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以國家級、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為抓手,不斷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主體﹔圍繞江淮聯運中心建設,繼續深化與寧波舟山港、上海港開展鐵海聯運、江海聯運等戰略合作,加快形成以鐵路、水路為載體的多式聯運結構,構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擴大海外“朋友圈”,持續為合肥服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合交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