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趕鴨子上架,妥妥的!”

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2024年05月19日09:0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鴨子本是水禽,想要它們離水而棲可不簡單。在安徽省宣州區孫埠鎮玉粒村,“趕鴨子上架”的稀奇事,卻實打實發生了。

蛋庫中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的鴨蛋。受訪者供圖

蛋庫中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的鴨蛋。受訪者供圖

走進位於玉粒村的安徽順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風光秀麗的茶園中,藏著一排排智能化鴨舍。進去一瞧,映入眼帘的是溫濕度控制系統、通風系統、噴淋系統、喂料系統、飲水系統、集蛋系統以及清糞系統等各類自動化設備。

在這裡,蛋鴨養殖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都在電腦的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連鴨蛋都會通過自動集蛋系統收集到蛋庫,省去了人工撿蛋環節。

站在鴨舍附近,聞不到任何異味,據基地負責人陳健介紹,基地現有蛋鴨3.28萬隻,鴨子們住的數字化管控籠舍每天自動進行噴淋和消毒,以及糞污集中收儲。

要問“趕鴨子上架”有啥好處?

基地內的水處理設備。受訪者供圖

基地內的水處理設備。受訪者供圖

“相比較過去水養、旱養的產蛋期最長隻有3個月,現在籠養后產蛋期延長到7個月,產蛋率高達95%,基地每天產蛋3.1萬多枚。”陳健娓娓道來。

由於實現了全封閉自動化管理,糞污清理及時,鴨子不僅健康無疫,糞污經過干濕分離后,通過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還能生產出有機肥。

俯瞰茶山中的蛋鴨養殖基地。受訪者供圖

俯瞰茶山中的蛋鴨養殖基地。受訪者供圖

“基地每天能生產有機肥3噸,每月僅賣肥料就有4萬多塊的收益。”陳健笑著說,“趕鴨子上架,妥妥的!”

陳健正在蛋庫內檢查准備發出的鴨蛋。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陳健正在蛋庫內檢查准備發出的鴨蛋。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不僅如此,傳統養殖養1萬隻鴨子需要5畝地,籠養后3萬隻蛋鴨隻需要2畝地就足夠,自動化養殖讓人工投入也少了許多。更重要的是,蛋鴨養殖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玉粒村通過鄉村振興資金和招商引資企業合作發展蛋鴨籠養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75萬元。

整潔明亮的自動化籠養鴨舍。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整潔明亮的自動化籠養鴨舍。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基地去年7月正式投產,穩定的品質讓我們的鴨蛋遠銷全國各地,今后還准備加大投入,全部投產以后預計可飼養蛋鴨20萬隻。”提起未來,陳健信心滿滿。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