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慶迎江區:以文塑旅繪新景 且以詩意共遠方

呂歡歡
2024年05月14日09:3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安慶迎江區,一個“迎鄉、迎味、迎文”的地方。地處驚濤拍岸的長江之濱,是安慶市的中心城區,傳統韻律與現代之美在這裡融匯一體,相得益彰。

眼下,面對文旅融合的新機遇,迎江區依托鄉村文化、城市文化、歷史文化等獨特文化資源,打造品牌塑造精品,且懷詩意赴遠方,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迎鄉”:繪詩畫田園

日前,記者乘著渡輪越過長江,來到江心的一個小島——新洲鄉。

新洲鄉位於安慶東南部長江沖積洲上,這個四面環江的小島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又被稱為“安慶市后花園”。進入新洲鄉,村中曾經的廢棄老屋如今蝶變為種類豐富的“研學旅游基地”,正煥發著新的生機。

乘著渡輪越過長江便來到新洲鄉。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乘著渡輪越過長江便來到新洲鄉。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尹錦鵬是新洲鄉文化旅游專干,三年前他來到這裡工作。“這裡戶籍人口有1.1萬人,實際居住人口約1800人,其中60歲以上約1350人,基本上以老年人為主,很少有青壯年。”他回憶,剛來新洲鄉時,最大的印象就是經濟薄弱、交通閉塞,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這樣的變化,源自一次“大改造”。尹錦鵬介紹,2023年,安慶市委市政府將新洲鄉納入安慶市“一帶一軸一環三城”城市設計,為新洲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之后,新洲鄉投資1600余萬元打造的993噸“振新號”新渡船,於2023年3月份投入使用,渡運能力提升近3倍,人來車往更加順暢﹔投資5400余萬元實施長江岸線整治項目,對15公裡永樂圩岸線迎水坡進行堤防加固,防洪安全能力大幅提升﹔投資1000余萬元整體改造了新洲自來水廠和地下管網,又讓家家戶戶喝上了“放心水”……

顏值是面子,氣質是裡子,如何讓新洲鄉有裡有面,讓游客紛至沓來?新洲鄉又繼續做出探索,文旅融合便是題中要義。

“我們結合自身特點,打造了一系列景點,以點串線帶動全域文旅發展。”在介紹起當地景點時,尹錦鵬如數家珍。

南木洲頭龍鱗沙灘。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南木洲頭龍鱗沙灘。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處處是景、步步是畫的南木觀光休閑步道,騎行遠足,溯江踏青,每一次出行都是身心的放飛﹔在永存村百合園、薇行生態農庄,當盛夏的時候伴著田園風光,戲水玩耍,聽蟬鳴蛙叫,品鄉村慢生活﹔在南木洲頭龍鱗沙灘,外洲沙灘柔軟,江風悠悠,夕陽西下,“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美景可遇不可求……

新洲鄉這片“淨土”,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游客,都能在一步一景中,完成對“詩與遠方”的想象。

“雖然現在不少文旅項目尚處起步階段,很多配套設施亟須完善,但在文旅融合發展目標的帶動下,村集體經濟已經從三年前的幾十萬躍升到現在的200多萬,我們也將突出地方特色,發展全域旅游,以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尹錦鵬如是展望。

南康路彩虹大道。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南康路彩虹大道。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迎味”:品人文風情

漫步在江心洲,兩旁是郁郁蔥蔥的樹林綠地,視角朝向新洲鄉西北約15公裡外的安慶城區,夜幕降臨后,城市的繁華抬眼可見。

去年安慶濱江大道通車后,一邊是滾滾長江,一邊是林立樓宇,滿眼都是風景。其中,習慣沿迎江區濱江大道休閑散步的人會發現,“五一”過后濱江夜市又重新開市,呈現“人、從、眾”的熱鬧景象。

濱江夜市。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濱江夜市。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去年7月,安慶市決定在規范流動攤販的同時,計劃就近利用閑置地塊,設置流動攤販疏導點,引攤入市,“濱江夜市”由此拔地而起。

“這裡本來是靠近江堤的一塊空地,在考察學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經過了近20天的緊張施工,佔地近4.4萬平方米的安慶濱江夜市疏導點終於建起。”濱江夜市負責人姚遠告訴記者,試營業后,近600家流動攤主陸續搬進“新家”,日客流量最高時達到3萬余人,公安、城管等部門和濱江文旅公司等工作人員進行常態化巡查,確保夜市平穩運行。

如今,經過規范管理后,濱江夜市刪減了部分重復業態,並針對夜市游逛場景布局進行了針對性調整,保留下170余家優質商鋪,吃喝玩樂等服務一應俱全。在這裡,人們可以放下電腦包、換上運動服,三兩好友歡聚於此,江風拂面,啤酒配上燒烤,幾味小菜撬動味蕾,盡情尋味魅力迎江。

航拍濱江夜市。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航拍濱江夜市。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迎江區的煙火氣不止於濱江夜市。

迎江區文旅局副局長李安介紹,他們已組織轄區內特色經營主體成功創建“皖美金牌”民宿,參評“安慶市百廚百店百碗”,榮獲獎項26項,同時還組織長風鄉將軍村成功創建市級特色美食村,繼續打造一批具有迎江特色的文旅品牌。

“迎文”:赴詩和遠方

談及迎江區的文旅融合發展,就肯定繞不開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

“一座安慶城,半部近代史。”安慶老城區建城歷史已有800多年。在迎江區的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現代民謠和傳承百年的安慶瑰寶黃梅戲在這裡“碰撞”“交融”。

倒扒獅歷史文化街。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倒扒獅歷史文化街。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5月11日晚,記者來到倒扒獅文化街區。夜幕下的老街流光溢彩,游客絡繹不絕。這裡與華麗變身為綜合性書店的前言后記書店相呼應,成為市民游客的好去處。

2018年10月29日,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項目正式開建,主體由四牌樓街、倒扒獅街、國貨街三個部分相連而成。自2019年開街以來,這裡的業態不斷豐富,傳統商鋪、手工藝、紀念品店、傳統餐飲、特色餐飲、老字號、茶樓、客棧等,展示了老安慶傳統工藝、老字號等傳統文化、茶戲文化、市井生活文化,再現老安慶傳統風貌。游客置身其中,漫享安慶悠閑時光。

就在上個月,迎江區推出的安慶古城一日游研學線路完成首發,來自依澤小學的40名學生成為首批“客人”。

何為安慶古城一日游?李安介紹,他們串聯太平天國英王府(安慶近代史陳列)、安慶古城·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前言后記(勸業場)、安慶博物館等區內特色文旅資源,打造“我眼中的安慶古城”特色研學線路並開展研學活動。

安慶古城一日游。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安慶古城一日游。迎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中,在太平天國英王府展覽的洋務蒙開、浴血吹號、五四啟蒙等歷史事件中,了解安慶近代史的風貌﹔在中國現存最早的勸業場內,訪最美書店、尋文學足跡﹔在安慶博物館安慶城市記憶展中,感悟古城風貌、重拾安慶記憶,開啟一段穿越時空的旅游……

“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都應該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主戰場。”李安表示,眼下,安徽各地正扎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工作,誰能抓住文化發展這個“關鍵變量”,誰往往能搭上發展的快車,乘風破浪打開高質量發展的一片新天地。

“迎江區將積極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部署,持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理念,探索旅游資源與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徑,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結合迎江特色,打造符合實際、特色鮮明的文旅品牌,推動全區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繪就詩與遠方的新畫卷。”李安如是介紹。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