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安慶

安慶全力以赴推進濕地保護

2024年02月02日15:5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濕地,與海洋、森林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在調蓄洪水、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方面作用重大。但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過度開發和利用,濕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安慶是長江中下游和安徽省濕地重點分布區。近些年,安慶全力以赴推進濕地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濕地之廣——21萬余公頃,全市國土面積七分之一

滔滔長江流經安慶市境內165公裡,在安慶沿江平原形成了眾多湖泊,在長江中游與下游交匯處的北岸,鑲嵌著一個重要的濕地區域——安徽安慶沿江濕地。

同時,安慶還是安徽省水域大市,有華陽、武昌、菜子、破罡四大湖群,與之對應的便擁有了華陽、武昌、菜子、破罡四大濕地群。

根據安慶市省重要濕地名錄,截至2023年底,安慶市擁有沿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涉及宿鬆、太湖、望江、宜秀、迎江、桐城,面積35074.88公頃)、宿鬆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50496公頃)、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面積21841公頃)、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面積5445.89公頃)、安慶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面積2539公頃)。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安慶市有濕地21.53萬公頃,佔國土面積14.07%,佔全省濕地面積13.42%。

安慶沿江濕地還是全球候鳥重要的越冬地。據調查,濕地內的水鳥有7目14科10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水鳥有18種,如白頭鶴、白鶴、東方白鶴、黑鶴、中華秋沙鴨、小天鵝、白琵鷺等,每年在安慶沿江濕地越冬的水鳥達15萬隻。

濕地之殤——粗放式發展,水質受損面積減少

宿鬆縣華陽湖及其周邊水域曾經歷過度開發的陣痛。

據華陽湖周邊村民回憶,開發前水清岸綠,湖裡的魚很多。一到冬季,還有成群的候鳥在此過冬。

1992年,宿鬆縣第一輪水面改革后,湖泊水面由沿湖鄉鎮村組就近分割承包養殖大閘蟹。2003年,該縣第二輪水面改革,收回水面使用權,統一對外承包,各養殖企業進駐,開啟了粗放型養殖。截至2014年底,宿鬆華陽湖圍攔網養殖面積達近4.9萬公頃,大大小小養殖企業達110家。

“規模養殖,導致湖泊水流速度變慢,湖水自淨能力下降,水質逐漸退化。”該縣湖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養殖戶們還紛紛將雞糞、鴨糞、飼料等排至湖內,嚴重侵害了湖水水質。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濕地,一個承載詩意和生命的地方,卻被粗放式發展漸漸蠶食。

就安慶而言,從總量看,因上世紀圍湖造田等原因,全市濕地面積減少了。“濕地面積一旦減少,就意味著候鳥沒有了家。”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安慶濕地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平衡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一旦利用不好,平衡被打破,就是濕地之殤。”該負責人說。

濕地之變——強力保護,水清岸綠候鳥歸來

上世紀90年代,武昌湖尚處原生態,彼時水質清澈,濕地環境好,候鳥種類多數量多。2005年民營公司運管后,因為投放密度高、環保意識弱等原因,使得湖水水質變差,野生菱角等水生植物大幅減少,候鳥也明顯少了。2019年民營公司退出,該縣成立國有公司並通過第三方對武昌湖進行運管,水質明顯改善、候鳥明顯增多。

同時,望江縣組織實施武昌湖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總投資765萬元,在武昌湖上湖進行水生態修復(沉水植物種植)試點項目,通過種植投放四角刻葉菱、苦草、馬來眼子菜、黑藻等水生植被方式,有效改善水體,達到調整濕地植被結構、水體營養物質控制等效果。此外,武昌湖沿湖的8個鄉鎮均設立了巡護隊。

“曾經,武昌湖確實出現了危機,水生植物大幅減少,候鳥明顯減少。”望江縣濕地保護中心負責人程運斌說,經過近些年的強力保護,武昌湖水質2021年至2023年連續三年達標。

生態好不好,鳥兒是風向標。國家鳥類環志中心監測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武昌湖區域各種鳥類數量突破10萬隻,較10年前多了一倍。

武昌湖的變遷是安慶濕地保護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安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2017年率先在全省啟動了林長制改革,將濕地保護管理作為林長制一項重要內容,制訂任務清單,落實部門職責,濕地保護工作全域覆蓋、縱深推進。在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方面,安慶市利用中央、省財政及外資項目資金,修復濕地植被15處,面積5000余畝。2010年,安慶市還成立了華東地區第一個由農民發起的濕地生態環境保護民間組織——菜子湖濕地生態保護協會,自發組織宣教、巡護、垃圾清理、冰雪天氣投食等活動。宜秀區則利用省財政濕地保護恢復項目大膽嘗試,開展“濕地+特色產業”小微濕地修復工程。

目前,安慶市建有安慶沿江濕地、宿鬆華陽河湖群2個濕地類型省級自然保護區,太湖花亭湖、安慶菜子湖、桐城嬉子湖、潛山潛水河、懷寧觀音湖5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宿鬆釣魚台、迎江區新洲2個省級濕地公園。

2022年以來,安慶市還持續做好重要濕地資源動態監測工作,設立鳥類監測點18處,開展全國越冬水鳥同步調查。2023年,監測到水鳥57種、25萬隻,其中菜子湖濕地監測到白頭鶴550隻,武昌湖監測到白鶴444隻、青頭潛鴨222隻,均為歷年最高。

在各部門的重視下,安慶沿江濕地的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濕地保護依然在路上。

安慶師范大學生科院生態學教授趙凱建議,要統籌水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的矛盾,統籌制定水位管理政策,確定水位管理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體地位;要強化河湖連通性,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同時科學劃定重點濕地的保護目標,強化監測,及時掌握濕地生物多樣性資源分布動態。(安慶新聞網 全媒體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儲曉紅)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