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排尿20余次,竟是膀胱在犯“神經質”

正常情況下,每人白天排尿1500ml左右,次數在4—7次,然而,如果每天小便次數超出正常值,就需要引起重視,可能是病態的表現。
2月1日,家住肥東的劉女士在接受了手術后,終於解決了困擾自己多年的尿頻、尿急、尿不盡等泌尿道問題,從白天排尿20余次到如今恢復正常,劉女士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據了解,劉女士在十幾年前因為外傷導致腰椎神經損傷,一度出現雙腿失去知覺的現象,后經過康復治療,症狀逐漸緩解,雙腿知覺也慢慢恢復。但自那之后,劉女士發現自己排尿次數越來越多,每天要小便20余次,每次隻能排30—50ml,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
通過多方了解,劉女士來到安醫大二附院泌尿外科就診。在經過詳細的病史採集、查體及實驗室,影像學及尿動力等全面評估后,劉女士被診斷為由神經源性膀胱引起的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控制排尿的神經調節機制發生了紊亂,會容易出現尿頻、尿急、尿失禁等泌尿系統臨床症狀。在經過充分的評估后,我們建議她通過骶神經調控手術來治療。”該院泌尿外科尿控、尿路修復與重建亞專業負責人王毅說道。
據王毅介紹,骶神經調控術可以理解為骶神經刺激器(俗稱“膀胱起搏器”)置入術,治療過程分“兩步走”,第一步是2—4周的體驗治療期,第二步是進行骶神經刺激器永久植入術。當患者在體驗治療期有明顯的症狀改善時,就可以考慮進入第二步。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一致認可,經過3周的體驗治療后,劉女士於1月29日順利接受了永久骶神經刺激器置入手術,排尿次數明顯減少,每次排尿量達200—300ml,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王毅提醒,膀胱過度活動症常伴有尿頻和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者數量高於男性,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經過治療的患者,90%以上的症狀都可以有明顯的改善,且越早治療恢復效果越好。目前,存在尿控方面疾病的患者人數較多,但是了解病情並及時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卻很少,有些患者忽視病情不願意接受治療,不僅會導致生活質量降低,還會誘發尿路感染等危害。因此,若平時排尿次數較多且每次排尿量較少,就須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尋求治療,切勿諱疾忌醫,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期。(方露 沈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