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數字“196”——見証古井貢酒三次歷史性時刻

2024年01月19日10:5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196”不過是個平常數字,但對古井人而言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在古井發展的歷史記憶中,“196”這個數字出現在了3個重要的時刻,充滿神聖和神秘感。

196年——曹操進獻,貢酒始傳

《亳州志》和《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奏上九醞酒法》一文。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將“九醞春酒”(古井貢酒前身)進獻給漢獻帝劉協,並在上表中介紹了其釀造方法《九醞酒法》,貢酒之名自此而始。196年,對古井貢酒的歷史意義可想而知。

從文字記載中可以看到,《九醞酒法》是對當時曹操故鄉亳州釀酒技術的總結,其中曹操還增加了自己的改良意見。

2018年,古井貢酒的釀造方法《九醞酒法》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蒸餾酒釀造方法。

《九醞酒法》獲評吉尼斯世界紀錄

《九醞酒法》獲評吉尼斯世界紀錄。文軒供圖

196種——國評名酒,首次奪金

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在京召開。在省輕工廳主持下進行的省級白酒評比中總分第一的古井貢酒,代表安徽白酒參加全國評比。

1963年全國評酒會現場

1963年全國評酒會現場。文軒供圖

巧合的是,此次評酒會參賽酒樣恰好共有196種。經過層層“對決”,古井貢酒以總分第二的成績,榮獲金獎,成功入選全國八大名酒。

《大公報》歷史報道。當時的評酒實況,被一位參與評酒會的《大公報》記者記錄了下來:“工作人員將196種酒樣分類密碼編號……每一個玻璃杯上除了標明阿拉伯數字號碼外,沒有任何識別記號。評酒期間,評酒委員們隻能就酒論酒。”

《大公報》歷史報道。當時的評酒實況,被一位參與評酒會的《大公報》記者記錄了下來:“工作人員將196種酒樣分類密碼編號……每一個玻璃杯上除了標明阿拉伯數字號碼外,沒有任何識別記號。評酒期間,評酒委員們隻能就酒論酒。”文軒供圖

作為第一屆到第四屆全國評酒會的評委,白酒泰斗周恆剛老先生曾說,“第二屆評出的八大名白酒才能真正代表白酒的水平。”

原因在於,這次評酒會上,第一次制定了評酒的具體規則:主辦方對酒樣進行了密碼編號,評酒委員不掌握酒樣的具體信息,隻根據酒的色、香、味表現按照百分制打分寫評語,評委間不交換意見。

1963年首次獲獎的古井貢酒

1963年首次獲獎的古井貢酒。文軒供圖

“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這段評語正是在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白酒專家周恆剛所總結的。評語精確而富有詩意地把古井貢酒的口感、質感、美感以及飲后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

196號——榮列國保,匠心傳承

“古井貢酒釀造遺址”是古井貢酒生產的歷史見証,陪伴了一代代釀酒匠人的無數個日日夜夜。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井貢酒釀造遺址”成為中國白酒行業中國家級文物最多、體量最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截圖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截圖。文軒供圖

這次公布的名單中,“古井貢酒釀造遺址”序號排在196位。

古井貢酒釀造遺址主體由北魏古井、宋代古井、明清窖池群、明清釀酒遺址4個單體組成。在古井人心中,每一處“國保”都刻有鮮活的歷史記憶。

從公元196年,到公元2013年,時空跨越了1800多個春秋。

如今,一座高19.6米的酒神曹操塑像在古井貢酒酒神廣場巍然矗立。塑像高度對應著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產的“九醞春酒”進獻漢獻帝劉協,從此確立“古井貢”皇室基因,為后世一千八百多年的輝煌傳承開啟源頭。

古井酒神廣場曹操像。佇立酒神像前,仰望酒神把酒臨風雄姿,不禁會讓人聯想起公元196年獻酒皇家的歷史記憶。

古井酒神廣場曹操像。佇立酒神像前,仰望酒神把酒臨風雄姿,不禁會讓人聯想起公元196年獻酒皇家的歷史記憶。文軒供圖

古井酒神廣場、古井產業園航拍

古井酒神廣場、古井產業園航拍。文軒供圖

從公元196年曹操將九醞春酒(古井貢酒前身)進獻給漢獻帝劉協,開啟中華第一貢﹔到1963年參加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古井貢酒從196個酒樣中脫穎而出,成為老八大名酒之一﹔再到2013年,“古井貢酒釀造遺址”成為中國白酒行業中國家級文物最多、體量最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為“196”。

“196”,見証了古井貢酒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光輝時刻。

這是歷史的偶然,也是美好的巧合。(鄧聰慧)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