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喚醒扎布耶茶卡——西藏首個現代化新能源材料項目建設紀實

2023年12月04日14:47 | 來源:中國化工報
小字號

  我們干的是“摸著天”的工程,做的是“接著地”的事情。 ——題記

  巍峨的雪山聳入眼帘,飄逸的白雲系在腰間,湍急的大河奔騰身畔,蜿蜒的公路迢遞天邊。

  從拉薩驅車西行1200多千米,覽過高原上的奇觀美景,中國化工報記者11月20日來到我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最西端的仲巴縣,一片無垠的湖面如天鏡般露出容顏——扎布耶茶卡,亞洲最大的鋰礦鹽湖,在此沉睡了千萬年。

  在這個海拔約4500米的鹽湖旁,西藏歷史上首個現代化新能源材料項目——扎布耶茶卡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下稱扎布耶項目),在一片歡呼中實現機械竣工。

  扎布耶茶卡睜開了眼睛,打量著這些喚醒它的人。

01.jpg

  扎布耶茶卡(張清華 攝)

  這是一番智慧的博弈——天雖大,以心為穹

  藏語中“茶卡”即鹽湖。扎布耶茶卡是全球三大百萬噸級鋰礦鹽湖之一,也是世界罕見的富含硼鋰鉀銫等資源的大型綜合性鹽湖,長久以來“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然而,在這個“隻有藏地雄鷹才能飛過”的地方,在這片空氣氧含量僅為平原地區50%的高原,建設一座現代化工廠,進行大規模、高質量、綠色化資源利用,何其艱難!

  2021年9月30日,“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從安徽合肥而來。中國化學所屬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華科技)與西藏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藏礦業)簽署了扎布耶項目設計採購施工+運營(EPC+O)總承包合同,建設規模為年產電池級碳酸鋰9600噸、工業級碳酸鋰2400噸、氯化鉀15.6萬噸。

  這是一番智慧的博弈,中國人偏要勝天半子。

  執子先行的是一位女“棋手”——東華科技副總工程師、項目經理裴瓊。而能讓項目團隊諸多“糙漢子”們服膺的,是她在技術領域三十年如一日的不懈鑽研。

  “該項目以鹽湖水為原料,應用我們和西藏礦業聯合研發的世界首創的全膜法提鋰工藝制取碳酸鋰產品。”裴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項目裝置操作簡便、工藝穩定性強,產品純度高、成本低,且基本無“三廢”產生,可有效保護鹽湖生態環境。

  然而,惡劣的高原環境“還招”了:一是4500米海拔環境裡設備降容嚴重,最高達40%,而很多技術標准隻適用於海拔4000米以下。無論電氣、儀表還是管道、安裝專業,都必須直面這一難題。二是大風嚴寒之下,每年隻有5個月的土建施工檔期,嚴重影響工期。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裴瓊的回答冷靜而堅決:“新題新解,有難題,就突破它!”她帶領項目團隊集思廣益,大膽創新,設備選型千淘萬漉,方案設計別出心裁,使各專業成功“做活”﹔在採購、施工、管理方面也費盡“新”思,科學安排採購,確保材料設備安全快速到場,並以高完整度的設計工作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一子解雙征”的妙手,讓項目建設的每一步都走得既快又穩,整體進度全部按計劃執行,一天工期也沒耽擱。

  但在接受採訪時,女“棋手”卻謙虛了:“隻要大家凝心聚力,問題大如天,也能‘罩’得住。”

02.jpg

  項目建設現場(李東周 攝)

  這是一場意志的較量——山雖高,以人為峰

  與平均海拔30米的合肥相比,海拔4500米的高原意味著什麼?

  缺氧,空氣氧含量僅為平原地區50%﹔嚴寒,冬天氣溫可達-30℃﹔偏僻,幾乎所有的生產生活物資都依賴外運……

  這是一場意志的較量。

  “上來的就是英雄,離開的也不是逃兵。”項目執行經理趙磊2021年10月12日帶隊首次來到這裡時,看著眼前的荒野驚呆了,他忍著因高原反應而加速的心跳,回頭對伙伴們這樣說。

  回答他的是幾聲帶著沉重喘息的笑:“逃兵?咱什麼時候當過逃兵!”

  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因為現場臨設還沒建,他們隻能就近住在簡陋的招待所裡。缺氧加上嚴寒,帶來的是夜夜難眠,好不容易入睡又經常被凍醒,洗澡更是奢望。“一個月沒洗澡,糙得沒法見人。”想起剛來的第一個月,趙磊仍然心有余悸,他說,這裡常常停電,手機信號約等於無,他特別注意保存手機電量,深夜無眠時可以看看兒子的照片。

  “那時條件差,夜裡裹兩床被子,又冷又疲憊,抬手看表都費勁。早上起來水缸都結了冰,洗漱還要鑿冰打水。”雖是女同志,裴瓊也和男同事們一樣受苦,但她更著急的是如何改善現場工作生活條件,讓大家少受罪。2022年4月底,項目臨設終於投用。在裴瓊的堅持下,臨設不僅配備了完善的供氧供暖系統,還單獨建設了通信基站,並在活動室擺了台球桌——用台球這種相對溫和的運動,緩解現場人員的壓力。

  渡過最初的困境,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然而,出人意料的難題接踵而至,首先是吃飯。“這飯雖然吃得上,但吃不下啊。”項目施工經理蔡兆旭告訴記者,因為高原缺氧,吃飯也成了“體力活”。一個有趣的畫面是:大家吃飯時會不約而同地吃兩口就歇一歇,不能快,快了就得喘。他剛來時很不適應,一個月瘦了10多公斤,但也隻能跟著大家一邊吃一邊歇,爭取多吃一口飯,多攢一把勁,多干一點活。

  “同樣的工作內容,高原地區投入的人力是平原地區的1.5倍,施工風險、壓力也較大。”項目施工副經理熊艷紅說,做好充足的預案是關鍵。作為大家眼中靠譜又樂觀的伙伴,他一方面發揮自身經驗優勢提前策劃,另一方面時時關注設計工作的完整度、採購工作的提前量和施工人員的調配管理。而聊起高原施工的艱辛時,這位41歲的小個子笑了笑:“來都來了。”

  2022年8月,一場疫情突襲而至,帶來了“大考”。物資完全依賴外運的項目現場不僅陷入停工,還面臨斷糧風險。作為年輕人口中的“磊哥”,趙磊挺身而出,一邊多方協調、調配物資,一邊安撫人員情緒,直到3個月后現場恢復正常。今年4月,趙磊在一次長途行車中因顛簸導致脊柱壓縮性骨折,但他匆匆檢查后依然堅守在現場,告訴大家“磊哥”就在身邊。

  “海拔4500米又怎樣?”趙磊說,“山再高,人隻要登上去,就是更高的峰頂。”

03.jpg

  項目全景(張清華 攝)

  這是一次理想的求索——路雖長,以夢為馬

  合肥距扎布耶茶卡4000多千米。

  這條路通常怎麼走呢?一般的選擇是從合肥乘機經成都到拉薩,再開車十幾個小時,翻過多座海拔5000多米的山頭,經日喀則和仲巴縣,到達項目現場。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裴瓊喜歡用這一名句描述自己的職業生涯。然而,30年的光陰一去不返,“八千裡”的這條路卻仍要來回走。走過多少次,她自己也記不清了。作為項目經理,裴瓊要克服高血壓以及高寒缺氧帶來的身體不適,在項目現場和公司本部、業主、合作商之間奔波往返。僅在項目合同簽署之前,注重技術細節的她就去現場踏勘了3次,因為“不去不行啊,不放心”。

  項目設計經理張華夏、費控經理王立也在這條路上多次往返,但在這條路之前,他們走過了一段漫長的“加班路”。2021年年初,在裴瓊的帶領下,張華夏、王立等組成項目組,大年初四就到公司加班,不斷修正完善技術方案,常常加班至凌晨。經過8個月的精益求精,他們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贏得了業主信任,雖然概算投資超過預期,但依然成為業主的最終選擇。

  記者隨車抵達仲巴縣時,司機一打方向盤,汽車拐進荒原裡的一條沙土路。這條被項目財務經理張天博戲稱為“萬裡長征最后一步”的土路,是項目車輛硬生生壓出來的一條新路,將仲巴縣到項目現場的距離縮短了60多千米。因有諸多繁瑣事務需要協調,張天博在其間奔走頻繁,路上的每一條小河、每一處坑窪,他都熟稔於胸。這條土路也聽過他無數個工作電話——平均1000米一個,這是記者為他粗略計算的結果。

  從合肥到扎布耶茶卡的這條路,對項目部皖籍員工而言,不僅意味著工作地點的遷移,還有身體狀態的折騰。從合肥來這裡,先要花三四天適應缺氧環境﹔而從這裡回合肥后,還要花好幾天改變醉氧狀態。用張天博的話說,就像“唐僧來回取經”。

  然而,無論是工作30年的“70后”裴瓊,還是從業20年的“80后”張華夏,或是入職不到10年的“90后”張天博,他們都說:走在這條路上的都是年輕人——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

04.jpg

  黨員宣誓儀式 (張清華 攝)

  這是一闋精神的禮贊——地雖遠,以國為家

  扎布耶茶卡地處偏遠,寒冷荒涼。因其位於邊境地區,外地人來此還需持有《邊境管理區通行証》。然而兩年多來,先后有上百人懷揣著對愛人、兒女和家鄉的思念,來到這片高原上戰天斗地。他們圖啥呢?

  35歲的項目質量經理張家說,那一張張通行証上,寫著中央企業建設西藏的信念,寫著他們創造奇跡的決心。項目投產后,每年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可供約20萬∼30萬台電動汽車使用,按每台車年行駛2萬千米計算,對比燃油車每年可減少約2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要實現這個目標,負責質量檢查督改的張家責任重大。雖然一直未能適應高原環境,飽受失眠困擾,他在工作中仍然嚴苛而專注:“工程建設小心一千次都不要緊,馬虎粗心一次都太多了。”

  然而下班后,張家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文藝青年”。他常繞著湖邊撿石頭,看看野驢和土撥鼠,發發呆。一個拳頭大的小水窩,也能照出人間最純淨的倒影。“這讓我有一種幸福的感覺——這樣美麗的地方,是我們中國的﹔也有一種‘貪婪’的渴望——這樣荒涼的地方,我們必須建設好。”他說,“這裡是我的國,也是我的家。”

  張家記得,去年4月,項目現場停電7天,大家蹲在僅有的臨時供電設備旁圍成一圈給手機充電,其樂融融。“那天傍晚,我和項目上的藏族司機師傅開車到湖邊,圍著湖邊賽跑,就像回到了小時候。”說起這些,他笑起來,“你說我們是英雄嗎?不,我們只是一群懂事的孩子。”

05.jpg

  張家(右)和旦措姆(左)在巡檢 (張清華 攝)

  在這群“懂事的孩子”們的努力下,項目一點點從圖紙照進現實,還為當地提供了150余人次就業機會,累計為農牧民增收近4000萬元。

  他們中當然也有藏族員工。整天挂著甜美笑容的“00后”藏族女孩次仁瓊達放棄了拉薩的安逸工作來到這裡,為建設家鄉盡一份力。同時,在同事們的鼓勵下,她每天刻苦學習,要實現心中的大學夢。

  25歲的旦措姆是財會專業的本科生,卻主動承擔起信息化工作,並隨“師傅”張家學習。旦措姆告訴記者,她的夢想是考下二級建造師的執業資格,而吸引她來到這片荒涼高原上的,正是“師傅”的一句話——

  我們干的是“摸著天”的工程,做的是“接著地”的事情。(記者 李東周 通訊員 王曉燕)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