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沿著大運河看安徽丨汴水流千年 通濟渠遺址風韻猶存【8】

2023年10月12日09:2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通濟渠泗縣段運河故道。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通濟渠泗縣段運河故道。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人民網宿州10月12日電(記者苗子健)隋唐大運河,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運河。

經過千百年的變遷,曾經舟車交錯、商賈雲集的河道,逐漸被泥沙掩埋。而在安徽泗縣,潺潺運河水,跨越千年流動至今。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現存有水故道28公裡,其中穿越“十裡井”的8公裡故道,如今仍保持著原有的風韻,依稀可見隋唐時期的面貌,被譽為“隋唐運河的活化石”,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

2013年隋唐運河泗縣段被批准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運河泗縣段西起汴河與環城河東端交口處的新虹橋,東至汴河與新濉河交匯處約5.8公裡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處世界遺產。

近年來,泗縣政府在鞏固提升運河保護的同時,深入挖掘運河文化資源,陸續建成泗縣運河小鎮、泗縣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中國古鞋博物館、運河文化藝術街區、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城市景觀帶等數十個項目,活化運河遺產利用和文化傳承,不斷擦亮“水韻泗州·運河名城”的城市名片。

(責編:關飛、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