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含山:持續推動全縣組織工作走在前列

2023年10月11日11:36 | 來源:馬鞍山日報
小字號

  10月8日上午,含山縣召開全縣組織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強化人才引育留用,強化基層組織堡壘,奮力開創全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為建設現代化幸福美好含山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近年來,含山縣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奮勇爭先、走在前列。

  環峰鎮:黨建引領促治理

  含山縣環峰鎮以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抓手,固本強基、創新融合,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環峰鎮按照“多網合一、一員多能”要求,對全鎮網格體系進行優化,現有城市社區網格116個、農村網格112個,制定信息採集、治安防范等8大類33項網格職責清單,今年以來,發現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問題6500余件,辦結率達100%。翰林社區創新設立“民情議事廳”,以網格為單位,實行民事民說、民事民議、民事民知,做到“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

  環峰鎮將黨建融入物業管理和小區治理全過程,小區黨支部實現全覆蓋,業委會組建率達94.2%,打造紅色物業示范點4個。健全“四方議事、居民議事、小區評議”等制度,今年以來,協商解決環境衛生、鄰裡糾紛等問題350余個。積極開展小區物業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堅行動,排查難點問題1028件,會同縣住建、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101次。在多元共治上,該鎮堅持以“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為抓手,推動2087名機關在職黨員下沉社區開展服務,舉辦各類活動72場。強化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設立暖新驛站8個。認真落實信訪“門診”機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今年以來,化解信訪案件212件。堅持黨建引領僑建,鼓樓社區“僑胞之家”被評為全國僑聯系統先進典型。筑牢基層安全防線,望梅社區獲評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環峰鎮著力打造“先鋒筑夢、十心社區”城市社區黨建品牌,深入開展“十心社區話實踐”主題活動,與文明創建、信訪維穩等各項工作有機融合。同時做好“一村一品”特色黨建創建工作,持續打造梅山、褒山等黨建示范片,以品牌效應增強黨建工作活力。

  清溪鎮:黨建紅繪就優美畫卷

  含山縣清溪鎮嚴格貫徹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堅持強組織、鑄隊伍、興產業,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清溪鎮以集體經濟為重點,推動鄉村產業旺起來。做強特色產業。根據各村自然稟賦的不同,積極引導村級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白衣村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聘請職業經理人和組建專業團隊,將村集體茶產業發展再壯大﹔白馬村利用50畝山坡荒地嘗試種植經濟作物蓖麻籽,並與安徽偉創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合同,積極探索訂單式農業,預計年收益17.5萬元﹔巧脈村利用5900畝高標准農田建設這一契機,實施土地大托管發展模式,預計年增加收入30萬元﹔馬橋村擬與村內養殖企業合作,發展壯大特色養殖產業。

  清溪鎮盤活閑置資源,深入推進鎮屬國有閑置資源資產按照程序交由村集體運營管理。擬將47套閑置安置房的使用權交予所在的村(社區)管理,對接園區企業,通過對外出租,每年可增加村級收入近40萬元。將香雲庵茶場交予姚垅村經營管理,每年增加村級集體收入25萬元﹔太平村利用閑置小學,創辦清溪鎮“太平嫂”創業就業基地,靈活就業手工坊和服裝代加工廠相關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預計每年可增加收入15萬元﹔橫龍村擬利用閑置教學點的建設用地和靠近開發區的地理優勢,新建3000平方米標准化廠房,引進企業入駐,年增收40余萬元。

  清溪鎮還鼓勵抱團發展。進一步整合15個村(社區)閑置資金,由鎮級牽頭成立共富公司,承接鎮域內環境整治、土地平整、糞污清掏以及茶葉採摘等小微型勞務,按照佔股比例進行收益分紅。積極引進服務型企業入駐農民工創業園職工服務中心,為園內企業解決員工食宿問題,同時年增加村級集體收入20萬元。

  縣人社局:引育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縣人社局聚焦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全力服務企業人才引育,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引育專業技術人才1.4萬人、技能人才2.2萬人,每萬人中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佔比分別為424人、667人。

  縣人社局聚焦“人才大回流”和“家門口就業”,深入推進“萬名大招工、萬人大培訓”特色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592場,達成就業意向37908人,服務重點企業用工5850人。

  含山縣按照“市場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思路,全方位拓展引才渠道。在全市率先建成縣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區、人力資源公共就業服務區、創新創業孵化區等“一園三區”。積極對接省內外高校,大力開展校園招聘,推進校企合作,滿足企業對青年人才和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先后協助海立和同興環保成功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分別引入3名博士后入站工作,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含山縣立足縣域產業發展,堅持以務實管用為導向,積極構建多層次人才培育體系。依托含山技工學校,大力發展工學一體,培養新技工。2021年以來,累計輸送623名學生進入海立、慕曼德等多家企業開展頂崗實習。幫助海立、普瑞明、海達服飾、嘉禾整木4家企業獲得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認定資質。組織以賽代訓育才,積極推薦優秀企業人才參加省、市創新創業大賽。

  仙蹤鎮:“選育管”建強村干部隊伍

  仙蹤鎮堅持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夯實村級戰斗堡壘、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聚焦“選育管”關鍵環節,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仙蹤鎮不斷優化隊伍結構,選精兵、配強將。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以來,村(社區)書記平均年齡降至45歲,大專以上學歷佔比達73.6%,女性書記佔比達21%。對54名年輕村(社區)“兩委”干部進行“蹲苗”式培養,提升解決基層問題能力。

  仙蹤鎮強化教育培訓,傳經驗、增本領。鎮黨委探索新老書記師徒結對機制,並逐步擴展為新老班子成員結對。建立班子成員“周六調研日”制度,鎮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到弱村開展調研、督查工作。開展“鎮村干部大講堂”活動,全面提升村干部隊伍業務水平。組織村干部赴合肥、蕪湖、巢湖、溧陽、當涂等地考察學習,推薦3名村書記到浙江長興跟班學習。實行差村跟班學習制度,建立工作“晾晒”機制,開展鎮“擔當作為好書記”擂台比武,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仙蹤鎮根據工作實績按月進行考核,落實村(社區)“兩委”干部報酬動態調整機制和發展集體經濟獎勵政策,三年來共兌現集體經濟獎勵40萬元。落實鄉村振興一線人才政策,2021年以來共申報補貼20.48萬元,惠及34名村干部。今年仙蹤鎮力爭村級集體經營性總收入突破2000萬元,村均達到100萬元,其中六衖村將突破200萬元。

  含山經濟開發區:黨旗引領項目興

  含山經濟開發區著力做好“黨建+項目”工作,為攻堅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賦能助力。

  推動解決“干什麼”,成立“黨建+項目”工作專班,黨工委班子成員具體負責項目,實行“一項目一專員”,推行項目專員和臨時黨支部書記一人兼﹔摸排產業類等重大項目,制定“黨建+項目”清單庫,優先將哈金森、愛柯迪等22個代表性的項目納入首批試點﹔組織黨建引領項目建設培訓會、項目調度會,實行重大項目日調度、周調度,“點對點”“全流程”跟蹤。

  推動解決“怎麼干”,發揮黨的組織作用,圍繞環評、安評、土地、融資、竣工驗收等全要素服務,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建立“支部吹哨,部門報到”機制,項目問題現場辦,反映問題快速辦﹔做好項目“保姆式”服務,企業服務全程代辦、高效對接﹔實行項目建設挂圖作戰,認真落實“競賽亮牌”制度,營造你爭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

  推動解決“高效干”,在項目現場設立聯創聯建黨員責任區22個,在項目建設一線建立“黨員突擊隊”“安全生產突擊隊”等17支隊伍﹔出台《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聯合預審制度》,合力審核項目規劃、環評、安評等,為項目備案工作提供重要保障﹔組織黨建聯建活動,聯絡業主方、施工方、項目主管單位等召開聯席會議,解決影響項目進度問題27個,推動項目早竣工、早投產。(通訊員 田斌鋒 李佑勝 唐延豪)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