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第六屆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上,行業大咖們說了啥

2023年10月01日10:3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合肥10月1日電(陶偉)日前,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六屆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GIV2023)在合肥舉行。本次大會以“智能汽車產業化發展新階段”為主題,會議現場,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就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作分享。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發展智能汽車既是戰略選擇,也是產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智能化決定了汽車革命下半場競爭的勝負。同時,他指出中國智能汽車產業有三大支撐力量:電動化,信息通信,大數據、大模型與人工智能。要加快明確智能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全鏈條規劃建設汽車智能化供應鏈﹔要有明確的汽車芯片發展戰略﹔在汽車軟件領域加快戰略性布局﹔要支持跨界力量全面參與汽車智能化進程﹔加強頂層設計與組織協調,制定智能汽車發展新規劃﹔構建智能汽車發展的政策體系﹔立足智能化發展加快完善法規體系。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講席教授兼院長張亞勤在談及生成式AI大模型未來發展方向時表示,目前全球約有200個大模型,估計其中190多個都會被淘汰。對於大模型的市場洗牌,不能靠政府去指定,要靠市場競爭來決定。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項興初表示,身處汽車行業深度轉型的陣痛期,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快速迭代的技術,江淮汽車會加快向智能新能源方向轉型,並加強智能互聯技術研發以及創新營銷模式。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鄔學斌認為,汽車“新四化”,本質上是智能化和電動化。隨著智能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的汽車變化會是“核聚變式”的變化。堅持L2級輔助駕駛和L4級以上自動駕駛同時進行,可讓中國智能車跑在全世界的馬路上。

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預計,今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將突破770萬輛,滲透率達到38%,預計2025年滲透率會達到70%,自主新能源品牌會迎來史上最好的十年黃金發展期。

新技術論壇上,眾多嘉賓圍繞“智能汽車創新技術的產業實踐與展望”主題,探討業界關心的熱點技術問題。

后摩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強表示,智能汽車行業正朝著更智能、更高性能的方向發展,這需要更強更好的芯片,同時為了讓汽車智能化能夠更好地普及和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提升性價比,因此芯片企業要提供的是大家用得起的高性能芯片。通過技術創新去解決芯片計算效率提升過程中的一些本質問題,這樣的方式更適合中國的芯片企業。

愛芯元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仇肖莘強調,智能駕駛領域面臨巨大挑戰和機遇。整個汽車行業正在向降本增效發展,競爭異常激烈。中國的芯片公司有機會在智能駕駛領域嶄露頭角,因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在中國的智能駕駛芯片市場,預計三年內,中國的芯片公司應該能夠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在產業鏈論壇上,業界專家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構建產業合作生態是關鍵。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部部長王曉明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更依賴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這樣的發展態勢下,構建產業合作生態是非常關鍵的。國家層面也應加強合作平台建設,完善法律法規與標准﹔企業應該積極探索智能汽車商業模式,打造產業生態﹔投資機構應該注重科技創新與模式創新,避免無效投資,合理的商業模式比政府補貼更重要。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潘軼山表示,在智能汽車開放合作生態建設上,我們要打破國外的封鎖,採取既合作又斗爭,以斗爭換取合作,以合作促發展的戰略,同時鞏固目前局部領先的競爭優勢。國內方面,我們要打造自主、自立、綠色、先進、健康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國內體系循環。既要支持國內一盤棋的大生態建設,也要支持區域性的小生態建設,甚至車企自身的生態體系建設,以充分發揮各地政府、企業的積極性。

此次第六屆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GIV2023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業界帶來了深刻的洞察,也為智能汽車產業的未來展望注入了信心。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