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豐”景圖裡,有稅收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3年09月25日10:2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9月23日,一年一度的秋分時節,以“慶豐收 促和美”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會場啟動儀式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行。數萬名農民和游客歡聚一堂,共話“三農”發展新成就。在秋收忙、糧滿倉的一派豐收圖景裡,也有安徽稅務部門畫出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稻花香裡說豐年,種糧有賺頭更有盼頭

今年,安徽省夏糧又喜獲豐收,總產達174.08億公斤,較去年增加1.84億公斤,創歷史新高、居全國第3位。當前秋糧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全年糧食預計實現“二十連豐”。

農業要發展,資金投入是關鍵,稅收優惠政策帶來的紅利讓農業發展更有底氣。“1200多畝麥田完成搶收,平均畝產達到650公斤!”盡管今年夏收遭遇了“爛場雨”,獲評2022年“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種養能手(作物種植)一等獎的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淙祥,還是帶領合作社社員交出了豐收成績單。“近兩年合作社實現銷售額400多萬元,全部享受免征增值稅政策,這讓我們有更多資金去擴大種植規模、研究新技術。”徐淙祥介紹,眼下正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他種植的1000畝大豆、230畝玉米即將收獲。“好政策實實在在落在田間地頭,農民種糧不吃虧,種糧農民有奔頭!”徐淙祥說。

“何灣鎮土雞蛋,個頭大營養足,吃起來香!”在蕪湖市何灣鎮,鄉村星主播“郭掌櫃”郭林正對著直播鏡頭展示特色農產品。在2022年“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中,郭林獲得了農村電商人才類“鄉村星主播”三等獎。借助網線加鼠標的新“農具”,郭林精心“耕耘”農村電商這片“新田地”,讓藏在深山裡的“蕪湖味道”飛出山外。

網絡打開了農產品新銷路,稅務服務也在一個個村居網格中扎根發芽。為服務好“郭掌櫃”們,當地稅務部門以稅費網格聯動村居網格,推動鄉親們的代開發票、網上辦稅等需求就近解決。如今,由郭林牽頭搭建的“農家小鋪”小程序已覆蓋何灣鎮18個村,在她的帶動下,該鎮在各大銷售平台注冊店鋪超60家,農產品網上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花木成畦科技栽,生產有動力更有底氣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在豐收節組委會主辦的全國農業科技裝備成果展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先進農機裝備企業齊聚一堂,共同述說中國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先進農機裝備和智慧農業建設成效。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不斷提高,新增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出台,也讓現代化農業生產底氣更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粒種子可以決定一年的收成。在安徽夏興種業有限公司的育種試驗田裡,科研人員正在查看新品種雜交水稻的長勢。“我們的雜交水稻制種‘輕簡化栽培技術’獲得突破性成功,畝產值接近4000元。”該公司經理張成順介紹,雜交水稻新品種研發和老品種提純復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2023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46.31萬元,有效減輕了研發成本的壓力。

如何運用高科技手段保障秋收收成?宣城市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章文杰展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在他的水田裡,無人機可以通過遙控指揮,均勻噴洒出多效多治的“肥藥套餐”。一個作業架次可以噴洒10畝左右,將近20畝的水田隻需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噴洒。“受益於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的政策,我們將減免的稅款投入到農機裝備更新中。”章文杰介紹,他還升級了原有的收割機,收割時即可將秸稈粉碎還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皖美農品”四季香,企業有品牌更有名氣

在安徽華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打包車間的機器正有條不紊地運轉,工人一刻不停地選優去劣,搬運工把一筐筐蔬菜送上車,運送給老鄉雞快餐、滿天星超市等商家客戶。

在這之前,最讓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有東頭疼的就是蔬菜的銷路問題。得知合作社的難題后,壽縣稅務局“長永稅官志願者服務隊”就動了起來——隊員通過分析相關企業基本情況、開票信息、歷史申報數據,篩選出農產品潛在客戶,幫助合作社鎖定了長期供應訂單。“現在合作社年生產無公害蔬菜2700余噸,銷售收入能達到3000萬元,我們還與以色列簽訂了西藍花種植加工銷售合同!”王有東高興地說。

據了解,安徽省稅務部門積極落實“退、減、免、延、緩”等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及時為涉農企業解決電子稅務局網上申報、發票開具等涉稅難題,利用稅收大數據打通農產品產業鏈,讓惠農惠企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陳爭上是固鎮縣最早一批在羊身上嘗到甜頭的人。他創辦的安徽省爭華羊業集團有限公司經過14年的發展,形成了從養殖到種羊繁育、肉羊屠宰加工、餐飲管理甚至包含秸稈青貯利用在內的全產業鏈企業。“僅2022年,我們就享受了70余萬元的自產農產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優惠,稅收優惠減輕了我們的經濟壓力,讓爭華羊業能夠帶領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大戶參與科學養殖。”陳爭上表示,爭華羊業實現從羊養殖、羊產業、羊市場,到“秸稈變肉”的全新突破,稅務部門功不可沒。現在,在爭華羊業的牽頭帶領下,固鎮縣憑借“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聯合體+村集體+農戶訂單”的多元化引領模式,實現了肉羊養殖產業的“串珠成鏈”。

和美鄉村氣象新,村庄新顏換來好“錢”景

今年豐收節,有兩個關鍵詞:“和美內涵”和“豐收底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正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美不僅體現了鄉村面貌的新變化,更是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走進金寨縣全軍鄉熊家河村,村容村貌整潔,草木萌發生機,數十棟徽派建筑於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美麗鄉村圖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除了要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外,還需要大力發展鄉村振興,讓農村留得住人、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安徽省稅務局駐金寨縣熊家河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雙燕感慨道。

在劉雙燕的帶領下,熊家河村兩委充分挖掘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和自然產業資源,打造了科技生態農業、勞動教育、紅色教育、研學教育、周末鄉村游5個基地,吸引眾多游客參觀游覽,輻射帶動了周邊民宿、山泉水、葛根等產業協同發展。

隨著鄉村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為了將稅惠政策轉化為改善民生的強大動力,銅陵市義安區稅務局聚焦全區4大旅游景區,通過稅收大數據精准篩選出開票量和辦稅需求較大的200家民宿和農家樂,開展網格化包保服務。

“今年以來,我們農家樂已經接待游客1.3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0多倍。”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犁橋人家農家樂負責人方偉介紹,犁橋水鎮景區巨大的客流量給周邊的農家樂帶來了勃勃生機,但開票問題卻成了經營中不小的煩惱。“村民對開票軟件不熟悉,經常會開錯發票,影響顧客的旅游體驗。”方偉說,“多虧了稅務部門及時上門,手把手指導我們操作,真正解決了我們‘開票難’的問題。”

要豐收,更要增收。當前,安徽省正在錨定農業強省建設的目標,凝心聚力,步履鏗鏘。安徽稅務部門將認真落實稅務總局要求,持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切實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一政治責任扛牢扛穩,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注入稅務力量。(安瑞文)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