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合肥市蜀山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大嶺南休閑運動部落首開發布會啟幕

2023年09月24日15:3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田野稻花香,漸知秋實美,又是一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金秋的蜀山,高粱紅了,瓜果熟了,芝麻香了,稻谷黃了......五彩斑斕的農作物是農民豐收的底色。

9月23日上午8:58,隨著一聲發令鳴槍,小嶺南鄉村馬拉鬆在蜀山區小廟鎮小嶺南開跑,標志著“慶豐收 促和美 迎國慶”合肥市蜀山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大嶺南休閑運動部落首開發布會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由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政府主辦,蜀山區農林水務局、蜀山區文化和旅游局、蜀山團區委、蜀山區小廟鎮人民政府、蜀山區鄉村振興投資有限公司承辦。

市民正在參加小嶺南鄉村馬拉鬆。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市民正在參加小嶺南鄉村馬拉鬆。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鄉村馬拉鬆,跑出新活力

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為蜀山區大、小嶺南增添了幾許詩意,馬拉鬆智慧賽道上,運動員們絲毫不受影響,用速度與激情傳遞馬拉鬆精神,共享運動帶來的喜悅。“今天豐收節現場氛圍感拉滿,置身在這鄉村美景中的賽道上奔跑,不僅能享受運動帶來的酣暢淋漓,也是身心靈的碰撞。”馬拉鬆愛好者胡建偉表示,小嶺南馬拉鬆賽道被跑友們譽為“最美賽道”,經常會來這裡跑步。

據悉,小廟鎮馬崗村是中國首個馬拉鬆文化小鎮,為了更好地展現地區特色和魅力,活動當天馬拉鬆文化博物館“數字IP”—小俠馬首次與游客見面,有著彩虹尾巴的“小俠馬”由龍和馬兩種象征力量的動物組成,代表著馬拉鬆運動員的精神風貌,為賽事注入活力和歡樂。

中國·蜀山馬拉鬆文化博物館“數字IP”——小俠馬首次亮相。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蜀山馬拉鬆文化博物館“數字IP”——小俠馬首次亮相。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招募新村民,注入新力量

當下,回歸鄉村成為一種新時尚,越來越多身懷新知的年輕人,選擇到鄉村揮洒汗水與青春,成為美麗鄉村裡一道靚麗風景線。近年來,蜀山區充分發揮區內豐富的高校資源,積極實施新村民計劃,面向大學生開展新村民招募行動。

活動當天,安徽農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三所高校各自帶著團隊和項目來到現場被授予“新村民”,“我們培育的基質可以代替土壤,並且可以重復利用,減少草莓的病虫害,幫助種植戶提高草莓的品質、香氣、產量。”來自安徽農業大學的“小莓好”創新創業團隊負責人汪蕊向記者介紹,其團隊主要提供草莓新品種選育、栽培基質開發、草莓苗生長狀況“雲監測”服務等,已擁有四項國家發明專利,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為蜀山區的企業、村民進行專業指導。

小嶺南粉黛花海吸引年輕人紛紛打卡。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小嶺南粉黛花海吸引年輕人紛紛打卡。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打造新業態,激發新動力

開市鑼聲響起,大嶺南休閑運動部落正式發布,馬拉鬆能量補給站、運動裝備全球購、騎行設備改裝行、非遺手工造物社、輕西餐啤酒咖啡廠和共享書店6個多維度新業態消費場景以全新姿態面向游客,為愛好運動的市民就地解鎖在蜀山鄉村運動的新場景。

“愛好運動的游客可以來此購買運動裝備、器械用品等,騎行運動者也可體驗一站式服務,還能為跑友、騎友提供能量補給、食宿。”蜀山區鄉村振興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蜀山區依托馬拉鬆文化小鎮,將休閑運動作為農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用新“體旅”喚醒新消費,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村民分享豐收的喜悅。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村民分享豐收的喜悅。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村民潮市集,引領新時尚

“這個紅薯和蘿卜還帶著泥土,一看就是剛從田裡挖來的。”主會場中的嶺南村民潮市集吸引了不少游客參觀選購。據悉,市集設有來自蜀山區的傳統文創產品、特色美食等20個農夫市集攤位,游客可購買時令蔬果,也可選購土雞蛋、黑豬肉、牛羊肉等原生態農產品,以及芝麻油、紅托竹蓀干品等特色農產品加工制品。

“今天我們帶來了十幾個品種的蔬菜,都是早上從田裡剛採摘的,非常新鮮。”田園牧歌家庭休閑農場主趙成龍看到自家的蔬菜深受游客歡迎,高興地向記者介紹,“我們在小嶺南扎根了七年,種植近千畝瓜果蔬菜,主要以家庭休閑採摘為主,今年還投產了稻蝦米,有信心明年迎來更好的豐收。”

孩子們書寫有聲明信片。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孩子們書寫有聲明信片。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蜀山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聲明信片也深受市民歡迎,大家紛紛在明信片上書寫對親友的祝福,並現場投遞。

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稻菽卷起千層浪。近年來,蜀山區積極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特色觀光等新型業態,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塘崗文化、曹操河遺址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寶貴資源,不斷提升蜀山生態旅游的文化吸附力和對外影響力。素有“鄉村CBD”之稱的小嶺南春有賞花、夏有採摘、秋有豐收、冬有市集,豐富的景區業態吸引八方賓客紛至沓來。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小嶺南綜合營收達到1000余萬元。

下一步,蜀山區將持續發展文化產業,促進農文旅消費,大力發展培育新型農文旅業態,助力蜀山經濟高質量發展。(徐文君 賈昌盛 孫雨靜 詹偉偉 葛慶釗)

(責編:金蕾欣、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