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鎮垓下遺址公園即將開園

4月18日,一群身穿各色班服的蚌山小學學生分散在固鎮垓下遺址公園各特色場館,了解相關歷史故事,開展春季研學旅行。據遺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張靜靜介紹,近年來,遺址保護開發喚醒了寶貴資源,吸引了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前來研學。此外,4月27日,蚌埠市首屆文化旅游美食節啟動暨垓下遺址公園開園儀式及垓下青少年愛國主義研學營地開營在此舉行,期間會有一系列精彩活動,預計會有更多游客前來。
固鎮垓下遺址公園。劉晨攝
垓下遺址位於固鎮縣城東25公裡,濠城鎮北沱河南岸,東臨五河,北靠靈璧,東北與泗縣接壤,是四個縣交匯地區,素有“雞鳴聽三縣”之稱,還是著名的楚漢戰爭垓下之戰發生地,被列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戰役之一,素有“東方滑鐵盧”之譽,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垓下遺址為不規則四方城,遺址面積城垣內近15萬平方米,護城河內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安徽省迄今發現的最早古城址,是“考古中國—海岱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課題和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安徽地區最重要、最核心的遺址之一,被專家稱為“大汶口文化第一城”。
步入垓下遺址,文旅融合發展區、垓下古戰場展示區、遺址保護展示區、綜合服務區、濱河景觀帶等,定位明確,區劃清晰。在垓下遺址展示館進門處牌匾子上,“固鎮縣歷史建筑濠城糧庫”特別引人注目,通過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得知,該建筑建於1954年,之前一直用於國家糧食收儲。展示館分為大事記、史前垓下、楚漢風雲、漢室天下、漢代垓下以及多媒體場景模擬等多個廳,利用雕刻、壁畫、雕塑、模型、情景模擬等方式將垓下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漢文化)系統地展示出來。在公園西部的垓下遺址展示中心,已經入駐了剪紙、虎頭鞋、書畫、獨杆轎等富有固鎮地域特色的民俗和非遺項目,公園東南部還設有垓下遺址考古工作站及山東大學考古實踐基地等。
固鎮垓下遺址公園。劉晨攝
據了解,黑花生、綠豆餅、手工香油、粉絲、烤鴨蛋、湖溝燒餅、牛羊肉等固鎮標志性土特產品已進駐垓下旅游風景區,這是該縣打造“皖美固香”區域公共品牌,統一品牌,集中推廣,助力農產品走出固鎮,奔向遠方推出的又一“文旅+”產業舉措。安徽省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從道介紹,“皖美固香”四個字,以圖形元素的形式,把黑花生、石雕茶壺、仲興羊肉(羊角)、任橋牛肉(牛頭)、湖溝燒餅、手工粉絲、西瓜產業集合為田字格(書畫),形象展示本土特色文化。
剪窗花。劉晨攝
“為了迎接首屆文化旅游美食節啟動暨垓下遺址公園開園,我們根據自身情況做了准備。”張靜靜說,“有研學營地開營及研學活動、垓下書法筆會、漢服體驗、美食娛樂嘉年華、生啤帳篷燒烤節、垓下花海以及民俗展演和非遺、特色產品展示等等,可以說活動內容豐富,讓游客流連忘返。”(劉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