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績溪:探路“陸空統籌”保護生物多樣性

“最美人間四月天”。在安徽省績溪縣揚之河城北水上公園和登源河桃花壩河畔的碧水清波上,也出現了驚艷一幕:成群白鷺時高時低來回掠過,如雪花漫天,似白色芙蓉,在天空中組成了一幅“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壯觀優美畫卷,與春日河畔美景融為一體,讓人陶醉。
這是績溪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林中仙子”壽帶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鴛鴦等眾多珍稀鳥類落戶安家、繁衍生息的一個精彩特寫鏡頭,也是績溪縣探路“陸空統籌”保護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生動縮影。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近年來,績溪縣持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並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陸空統籌”構筑生物多樣性保護網,守護生物物種基因寶庫,全縣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突出,處處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
在“陸”方面,生態陣地“兩面出擊”
績溪縣2017年躋身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后,持續做足生態環境保護“增量”文章,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長制,重點推進績溪
翚溪省級森林公園、鄣山省級森林公園、龍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登源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既保障生態源地之間生物遷徙廊道連通性,又強化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嚴控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82.15%,森林蓄積量達1036萬立方米,為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
在強化生態保護的同時,該縣狠抓境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該縣通過參與科研機構科學考察活動,開展珍稀動植物監測和繁育試驗等系列舉措,完成了動物資源調查、鳥類資源專項調查等,新發現安徽清涼峰紅耳巢鼠等小型獸類物種新分布。持續開展安吉小鯢的野外監測,配合安徽師范大學開展野外放歸試驗,與省林科院合作開展“安徽毛柄小勾兒茶野外救護與繁育項目”,為保護區物種多樣性的研究、繁育做好技術儲備,促進珍稀動植物數量穩步增長。
績溪縣還建立起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平方米的生態陳列館和1個10畝室外珍稀樹木園,園內移植有200余種珍稀植物。組建16人的科普宣教隊伍,借助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等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向市民和學生宣傳清涼峰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
在“空”方面,科技應用“空地一體”
為了確保生物多樣性安全,績溪縣加大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科技應用力度,積極開展“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及時掌握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主要保護對象活動變化情況。
一方面在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森林防火視頻監控+4G智慧語音廣播系統,利用衛星定位,多媒體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建成了CIS地理信息系統。另一方面布設紅外相機,並採購3台無人機巡航系統,杜絕和彌補了一些特殊地方人工巡護無法到達及視頻監控盲區,有效監測野生動物活動情況。進一步了解種群動態和活動規律,為更加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支撐。(周明助、苗子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