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春晚吉祥物“兔圓圓”的故鄉

1月16日—18日,跟著春晚吉祥物“兔圓圓”冬游天柱山省市媒體新聞採風活動相約走進“兔圓圓”的故鄉——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
本次活動以“擁抱兔圓圓 愛上天柱山”為主題。記者們探兔源,品民俗,訪民宿,吃皖菜,享冰雪,過大年,親身感受“兔圓圓”故鄉的獨特魅力。
媒體記者一行實地參觀了天柱山地質博物館,觀看了安徽模鼠兔的化石模型,了解到安徽模鼠兔上下門牙上的顯著特征,博物館講解員結合地殼變動現場講解天柱山的地質演變。
在山谷流泉文化園景區,有現存唐至民國歷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盤石及溪谷河床。題刻作者達數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黃庭堅、蘇東坡,明朝胡纘宗,清代張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題字崖谷。記者們邊走邊問,無不為天柱山厚重的歷史文化點贊。
媒體記者一行還走進西津渡民宿,與該民宿業主、潛山市民宿協會會長張家國進行了交流,詳細了解疫情后潛山民宿產業的發展現狀。這個冬天,受潛山冬季旅游產品的有效帶動,住民宿,吃皖菜成了“香餑餑”。
聽兔圓圓的故事
媒體記者們參觀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南部片區楊小屋“模鼠兔”化石發現地,實地探訪“兔圓圓”的出生地,現場聽天柱山地質公園講解員講述兔圓圓的故事。
“兔圓圓”標志性的四顆門齒,就取自於“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復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專家表示,春晚吉祥物“兔圓圓”,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意義上的生肖兔,更是凝結中國科學家求索精神的中國白兔“祖先”。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以崩塌堆壘地貌景觀而被地質學家譽為世界上最美的花崗岩地貌,被稱做“地球的泄密者”, 產出了豐富的古新世哺乳類動物化石,被公認為“亞洲哺乳動物發源地之一”“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寶庫”。
品民俗裡的鄉愁
隨后參觀陋室邂逅民宿,嘗可口皖菜,品民俗裡的鄉愁,並在陋室邂逅參加了安徽模鼠兔微電影、天柱山冬游產品的現場發布儀式。
天柱神韻、古皖文化的熏陶,造就了天柱山獨特的飲食,每到冬季,潔淨的白雪,清冷的霧凇,厚重的雲海,便會將天柱山裝點宛如童話世界一般,天柱山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環境,更是孕育了獨特的山珍佳肴,山粉圓子燒肉、痘姆古陶紅燒肉、天柱石耳土雞湯、龍潭竹筍......圍著熱氣騰騰的鍋子閑話江湖,層層疊疊的豐富味道,讓人一口下肚身心皆暖。冬游天柱山,賞絕美雪景,品可口皖菜。給媒體記者們帶來難忘的美味體驗。
享冰雪季的激情
媒體記者一行來到了位於天柱山景區的天柱山滑雪勝地,開啟飛揚滑雪體驗之旅。天柱山滑雪場,設有初、中、高級滑道,聘請專業教練現場教學,無論是滑雪初學者還是頂級高手,都可以放飛自我,體驗冰雪帶來的樂趣。
正值歲末,滑雪場游人如織,眾多雪友身著顏色各異的滑雪服,戴著帥酷的雪鏡,從山頂飛速滑下,在冰天雪地裡盡情地撒歡,歡笑聲、尖叫聲不斷。
冬季, 是天柱山一年四季中攝影最美的時節,冬雪與雄峰、奇鬆、怪石、雲海巧妙結合,配以壯麗日出、絢麗晚霞、壯闊雲海、晶瑩霧凇、罕見佛光,將天柱山裝扮成絕美的人間仙境。冬游天柱山,你一定會看到與平日裡不一樣的絕妙景色。
近年來,天柱山景區盤活現有文化旅游資源,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注重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研究和活化,積極搭建文化平台、著力實施文化項目、適時做大文化產業、大力促進文旅融合合發展。
目前已搭建和即將搭建天柱書院、天柱論壇、天柱詩會、天柱影社四大文化平台。計劃實施山谷流泉夜游項目。
面對冬季旅游,天柱山不等不靠,整合冬季旅游資源,讓“冬天不冷,淡季不淡”,著力策劃“激情遇上鄉愁,讓冬天“暖”起來!”系列主題活動,推出“住民宿 吃皖菜 享冰雪 過大年”套餐旅游產品,取得了良好效果,旅游市場明顯回溫。西津渡及陋室邂逅等民宿迎來了疫情后的陣陣“暖流”。
除了盤活現有的文化旅游資源外,潛山市及天柱山景區持續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實現路徑,筑牢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
近年來,潛山市堅持“生態立市”首位戰略,注重濕地保護修復,堅持依法保護、系統治理、精准修復,系統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潛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潛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通過國家林草局2022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
山青了,水綠了,魚兒游來了,鳥兒飛來了,人們也愛上了這裡。潛山市積極推進山水城融合發展,從全市高度高效推進打造潛水河旅游節點。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先后舉辦多場環潛水河馬拉鬆比賽,建設自然科普研學教育基地,適度開發親水、樂水項目。(許一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