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網羅天下>>熱評網論

以增強“四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王建玲
2022年11月07日14:1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我們要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成功實踐,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在人民中間尋找新聞工作者的價值。

增強“腳力”,堅持做到“用腳步丈量熱土”。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首先要增強“腳力”。在“四力”中,“腳力”是基礎,是第一位的,我們隻有腳下沾滿泥土,才能心中充滿力量。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焦點、痛點、難點問題,沉下身子到基層、到問題最集中的地方,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反映群眾願望、維護群眾利益,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作風上深入群眾。結合慶祝建黨100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宣城日報社策劃了大型主題採訪《紅村記》,抽調精兵強將深入全市20個紅色村庄蹲點採訪,行程約3000多公裡,將每一次採訪作為“紅課堂”和“練兵場”。系列報道推出后,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廣泛好評﹔今年又推出主題策劃“強村行”,以“二十大精神在基層”為主線,展示在黨旗引領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如何筑牢堡壘、帶領振興的好做法、好經驗。這些昭示著,隻有走進田間地頭、走進老百姓的心坎裡,切身體會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掌握翔實可靠的第一手素材,才能讓新聞作品更加貼近基層實際、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更加體現群眾意願。

增強“眼力”,堅持做到“鏡頭筆觸對准群眾”。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其次是要增強“眼力”。最美的風景就在身邊,最好的題材就是家鄉。要善於用群眾的“眼睛”,發現改革開放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問題,把鏡頭和筆觸對准群眾,展現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暢通和拓寬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要全面收集群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善於宣傳基層群眾實踐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有識之士的真知灼見。宣城日報社黨組織推動黨建與業務創新互融、同向發力。繼“黨報助力脫貧攻堅”公益活動后,接力推出“黨報助力鄉村振興”公益行動,充分利用報社輿論陣地,宣傳宣城市鄉村振興工作成效固定開設“壟上行·親民情”黨報助力鄉村振興專欄,以“蝶變”“奮斗”“示范”三個篇章,讓黨員記者用筆和鏡頭觸摸宣城市鄉村振興脈搏。

增強“腦力”,堅持做到“胸懷國之大者”。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還要增強“腦力”。要“胸懷國之大者”,為黨履職、為國盡責、為民用心,努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我們要以新時代奮斗者的姿態和干勁,自覺投身到火熱的斗爭第一線的具體實踐中。要以擔當詮釋忠誠,以實干踐行使命,真正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思,大膽為民報實情、諫真言,為黨委政府傾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好參謀助手,通過堅毅有恆的新聞行動,交出一份浸透民生情懷、令人滿意的答卷。宣城日報自2018年改版以來,在版面緊張的情況下始終堅持每周開設“民生民聲”專版,每期堅持報道發生在街頭巷尾的“最美的事”“最憂的事”等,通過記者的雙向採訪,既表達了群眾的意願,又為黨政機關答疑解惑,已成為黨政機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

增強“筆力”,堅持做到“寫有溫度的新聞作品”。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增強“筆力”。筆力,實質上體現的是新聞宣傳人的理想情懷和綜合素養。要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把新聞宣傳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要善於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說家常話,講貼心話,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要採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文風,帶著泥土味、冒著熱乎氣的文字,讓人民群眾看得進、記得住、傳得開,從而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新聞宣傳效果。為適應媒體融合發展要求,宣城日報社探索融媒體工作室“孵化器”機制,激勵全媒體人員用新媒體視角、新媒體語言傳播新聞、傳遞信息。截至目前5個工作室生產融媒體作品逾100個,涉及時政、經濟、人文、生活等領域,大大提升了傳播力和影響力。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