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蚌埠

安徽蚌埠:一谷三園 凸顯集聚發展優勢

2022年11月03日08:5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工人熟練地操作著機器,機械臂有條不紊地抓取產品……11月1日上午,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經過一道道嚴密的工序,一顆顆電流傳感器被生產出來。

希磁科技位於中國(蚌埠)傳感谷園區,是一家磁傳感器IDM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領域。該公司2018年落戶蚌埠,目前已完成全球化的生產研發與業務布局,前三年業務增長近100%,2021年蚌埠公司收入1.4億元,截至今年9月蚌埠公司收入3億元。

得益於蚌埠良好的營商環境,去年希磁科技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將總部從寧波遷往蚌埠。今年3月,總投資10億元蚌埠希磁科技園一期項目開工建設,7月初步投產。“到今年底,我們可以實現500萬隻/月電流傳感器的生產能力。”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韓俊紅介紹,明年公司13條產線將全面投產,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

11月1日安徽禹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操作焊線機。劉晨供圖

11月1日安徽禹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操作焊線機。劉晨供圖

在傳感谷園區,像希磁科技這樣的傳感器行業企業共有20余家。安徽禹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新星企業,其自主研發生產的微處理器MCU、智能電源管理、5G語音傳輸芯片等產品分銷國內外各大市場。“公司目前實現計劃總產量的五分之二,全部量產后可實現產值1.5億元至2億元。”禹芯半導體採購部經理王小白說,“經開區在資金、人員招聘方面給予我們很多幫助,工作人員經常上門服務,公司的發展離不開這裡良好的營商環境。”

北方微電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芯動聯科、希磁科技、禹芯半導體、中科九衡……中國(蚌埠)傳感谷是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重點布局支持建設的特色產業園,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的安徽省“三谷”之一,目前已聚集行業重點企業24家。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園區按照“一谷三園”架構統籌產業空間布局,“一谷”即中國(蚌埠)傳感谷,“三園”即中央創新園、MEMS核心器件產業園和科技孵化園。

其中,中央創新園致力於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研發、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應用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規劃建設三條6英寸晶圓線、三條8英寸晶圓線。由北方微電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MEMS核心器件產業園,現有1條6英寸MEMS晶圓中試線,這裡生產的高性能慣性MEMS器件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科技孵化園則側重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孵化培育。

“園區已經形成集設計、封裝和終端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目前,中央創新園EPC一期及晶圓制造二期項目已全面開工,預計到2035年將發展成為百億園區。”經開區園區辦副主任、經投集團總經濟師胡猛表示,經開區將聚焦傳感器產業發展,繼續加大上下游企業招商力度,讓產業集聚化發展優勢更加凸顯。

11月1日入駐企業員工參觀中國(蚌埠)傳感谷展廳。劉晨供圖

11月1日入駐企業員工參觀中國(蚌埠)傳感谷展廳。劉晨供圖

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為特征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到來,智能傳感器及相關產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被國內外公認為最具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一批批聚焦智能傳感器的產業園區正加速形成。

作為中國三大傳感器研發制造基地之一,蚌埠市已形成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測試、封裝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成為全省唯一同時擁有集成電路及MEMS晶圓生產線的城市,目前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企業50多家,覆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產業集聚力不斷增強,集聚趨勢加速顯現。

前不久,蚌埠市出台《關於推動四大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智能傳感器產業亦被納入其中。按照《意見》,蚌埠市智能傳感器產業將實施“423行動計劃”,即聚焦智能汽車、工業智能測控、智慧城市、智能穿戴4大應用領域,打造公共技術服務、晶圓制造2個支撐平台,實施“雙招雙引”攻堅、產業布局優化、產業提質增效3大工程。

“圍繞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發展,我們將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快速增強產業實力,搶佔產業發展主動權,完善產業生態體系,通過引育上游補鏈、聚焦中游強鏈、拓展下游延鏈,全力推進產業跨越發展。”蚌埠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200億元,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培育規模超10億元企業5家,成為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吳媛媛)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