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特別報道>>二十大代表風採

龍守菊:侗家女兒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2022年10月08日08:23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代表名片:龍守菊,黃山市黃山區烏石鎮烏石村黨總支委員、村委委員,黃山徽黔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曾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安徽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安徽省“最美巾幗脫貧攻堅人”等稱號。

從貴州嫁到徽州,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龍守菊是個有故事的人。

秋色斑斕中,身著侗族服裝的龍守菊頭飾銀光閃閃,說話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干脆:“我今年大專畢業了!這都得益於‘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培養工程’。我已經44歲了,但還在學電腦、學做PPT,還嘗試做直播、拍短視頻。引用網上流行的那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3歲時,侗族姑娘龍守菊為了愛情,從貴州省錦屏縣遠嫁到黃山市黃山區烏石村。“剛結婚那會兒,家裡很困難,公公失明,婆婆多病。我和丈夫一起到東莞打工掙錢。后來公公癱瘓在床需要照顧,2006年我和丈夫隻好辭工回老家。”龍守菊回憶說。

回到老家,要謀生計,夫妻倆決定用打工的積蓄在烏石鎮街上租門面做冷凍食品批發零售生意。有人潑冷水,說:“你在農村經營冷凍食品生意,那不是異想天開嗎?還不如老老實實打份工穩妥!”老人癱在床,孩子要撫養,開店缺資金,生活太難了。龍守菊咽下眼淚告訴自己:別人潑給你的冷水,你一定要燒開了,一定要帶著家人走出困境!

2014年,龍守菊的家庭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和丈夫起早貪黑看店送貨做生意,又要伺候老人,有時忙到晚上9點以后才能吃上飯。龍守菊勤快,頭腦活絡,除了開店,又張羅起茶葉加工廠。2017年,龍守菊家終於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那一天她笑著笑著,又直流眼淚。

在脫貧的路上,龍守菊一家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記得有一年工作人員到我家,問我想要什麼幫助,我說隻想要被子,舊的都行。結果沒過幾天,工作人員一次性送來了5床被子和500元錢,我真是特別感動,暖到了心底!”

“像我家這樣的貧困戶,黨都看得那麼重,黨是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朴素的認知在這個侗族農家女心裡生根發芽,從感黨恩,到跟黨走,2013年龍守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6年她光榮入黨。

烏石鎮有侗族、回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群眾近百人,大多為遠嫁過來的媳婦。她們文化程度偏低,缺少謀生技能。龍守菊經歷過同樣的煎熬,對其他少數民族姐妹的困難感同身受。2018年1月,她帶領少數民族姐妹成立了黃山區第一家少數民族種養專業合作社。大家一起嘗試線上銷售,幫助鄉親把土雞蛋、野茶、葛粉等土特產賣出去。

機遇總是垂青敢於自我突破的人。2018年3月,龍守菊報名參加“魔豆媽媽”創業扶貧大賽。鎮上,沒有哪個農家婦女接觸過項目計劃書、PPT,龍守菊也不例外。“搏一把,還有希望﹔放棄了,就毫無希望。當時我就是抱著這個想法,想著反正又不會失去什麼,為什麼不去試一下?”龍守菊勇敢地站在聚光燈下講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夢想,最后在大賽中奪得全國第四名。她把獲得的4萬元個人獎勵和20萬元無息貸款,全部投入合作社的建設,要帶動更多的少數民族姐妹自立自強、共同致富。

2018年8月,在烏石村“兩委”換屆選舉時,龍守菊高票當選黃山區烏石鎮烏石村黨總支委員,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向鄉村振興的事業。

龍守菊的高光時刻,是作為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受邀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觀禮。“總書記說,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願意做民族團結的‘石榴籽’,帶動身邊的少數民族姐妹,共同創造美好生活。”龍守菊說。

當選二十大代表之后,龍守菊一直忙著調研,要把基層群眾的呼聲帶到大會上。她告訴記者:“我自己脫貧致富以后,就想為鄉親做更多的事情。希望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前進的路,也溫暖身邊的人。”(李攬月)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