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丙輝:“做一個溫暖的思政課老師”

代表名片:路丙輝,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不管是考研還是工作,專注力是你們成長過程中的必備能力,一定要有。”近日,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路丙輝的思政課堂上座無虛席。感情充沛、道理深刻、幽默風趣的講課內容,讓學生聽得專注入神,甚至吸引了一些路過的學生駐足旁聽。
在安徽師范大學,路丙輝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明星老師”。每年新生入學時,師兄師姐們總會提醒新生:“大學四年,如果沒有聽過路老師的思政課,那就太遺憾了。”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學生不是不需要思政課,而是不需要枯燥、照本宣科、毫無感情的思政課。”為了讓思政課入腦入心,路丙輝從學生思想特點和實際需要出發,構思、設計每一堂課,探索出提問、互動、情景模擬等方法。針對校內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思政課接受能力不同的情況,路丙輝帶領教研室教師對全校的文科、理工科、藝體類專業的同學進行分類教學。路丙輝用心用情的教學,讓他的思政課幾乎場場爆滿。
“課堂隻有45分鐘,但學生的問題很多,沒辦法一一解答。”為此,路丙輝從1992年開始,緊跟社會熱點和學生思想動態,在課余時間開設“丙輝漫談”講座。每場講座,他不僅精心設置與學生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主題,還安排答疑環節,排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困惑。
當學生迷茫、不知所措時,探討生活方式﹔當社會上討論“你幸福了嗎”,探討幸福評判標准﹔當疫情沖擊現實生活時,探討“在戰‘疫’中成長”……“最長的一次,我們探討了5個小時,站得雙腳都失去了知覺。”路丙輝說,當學生們敞開心扉,把心結或疑惑說出來時,站再久都值得。
“丙輝漫談”堅持了30年,現在已經發展出3種形式:現場版,已舉辦350多場﹔網絡版,網絡專欄已有20余萬字,年點擊量超百萬人次﹔手機版,微博、微信公眾號發文70余萬字,受眾2000多萬人次。路丙輝的一句句話語、一個個字符,開導了無數學生。“路老師就像一個燈塔,我很慶幸學生生涯中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一位學生感嘆道。
社會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最生動的思政課。針對有的學生反映的意志力薄弱問題,路丙輝在學生中發起了“大學印記·文化苦旅”青春毅行活動,把思政課上在祖國的大地上。他先后帶領400余人次徒步到巢湖、九華山、南京等地,總裡程3000多公裡。在一場場“行走的思政課”裡,學生們看到祖國的美,看到國家的發展,磨煉了意志品質,更堅定了理想信念。
“人生就是一次溫暖的陪伴。”路丙輝曾說,在他任教期間,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有叛逆的學生,有迷茫的學生,也有家庭遭遇不幸的學生。路丙輝總是用愛和行動關心著他們。
曹克亮是路丙輝的一名學生,曾經成績不佳、桀驁不馴,對輔導員的期待是“不要管我”。“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路丙輝認為,如果放任不管,就是教師的失職。隻要有空,他就找曹克亮聊天,談人生、談理想。本科快畢業時,曹克亮突然找到路丙輝:“路老師,我准備考研!”這個“突然襲擊”讓路丙輝激動得差點落淚。研究生畢業后,曹克亮作出了和路老師一樣的職業選擇,進入中國計量大學成為一名思政課老師,並且模仿“丙輝漫談”,在中國計量大學開設“克亮漫談”,深受學生喜愛。
看到學生成人成才,路丙輝總是無比欣慰。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后,路丙輝依然把自己定位為普通的高校思政課老師。“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有時代責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踐行立德樹人的初心,做一個溫暖的思政課老師,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上好‘信仰課’‘人生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更多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路丙輝說。(李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