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攻堅克難穩增速 順利實現“雙過半”

2022年08月05日08:1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炎炎夏日,華旺二期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與時間賽跑趕工期。八月的慈湖高新區,項目建設正當時。一個個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塔吊高聳,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工人爭分奪秒,熱情高漲。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全力以赴防疫情、穩增長、保安全,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工業技改不斷提速,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額73.7億元,增長5.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完成技改投資增長78.3%﹔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完成戰新產業產值189.4億元,增長24.6%﹔完成高技術產業增長97.2%﹔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2億元,增長4.4%﹔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增長6.9%。7月26日,馬鞍山市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2022年上半年各載體完成情況正式對外通報,慈湖高新區以83.13分的成績居全市三個開發園區之首,其中,通信通訊產業集群區內產值增速位列全市之首,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幅、技改投資增幅、五千萬以上招商引資項目、清理處置閑置低效用地完成率位列全市前三位。

在一批批高質量項目的支撐下,慈湖高新區已然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產業的高地和區域發展的強力引擎。

聚力“雙招雙引” 激活發展動能

7月14日上午,華旺年產30萬噸高性能紙基新材料項目正式簽約,這將為慈湖高新區實現制造業三年倍增、加快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該項目由上市公司——杭州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佔地約150畝,總投資2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

作為國內高檔裝飾原紙研發生產領軍企業,杭州華旺2017年就成功牽手慈湖高新區,注冊成立馬鞍山華旺,目前已成功投資兩期高端裝飾新材料建設項目,年產12萬噸裝飾原紙和18萬噸特種紙,總投資達30億元。預計整個三期項目全部達產后,馬鞍山華旺年產值有望突破70億元。

領軍企業為何三度牽手慈湖高新區?馬鞍山華旺副總經理季宋軍的一席話道出了緣由。“公司的選擇與慈湖高新區全方位貼心服務息息相關。正是基於對高新區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公司決定將年產30萬噸高性能紙基新材料項目繼續放在這裡。”季宋軍說,一直以來,慈湖高新區為企服務從未懈怠,讓企業很有歸屬感,也更加堅定了企業在馬扎根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以來,因疫情影響,慈湖高新區充分利用網絡移動平台加大招商宣傳力度。加強與長三角、省市商協會聯盟、安徽省及馬鞍山外地商會、在馬各高校校友會的密切聯系,提高招商互動水平。上半年,慈湖高新區共簽約寶武馬鋼特鋼、鑫順回轉支承、索達機械、邁特諾管路、江蘇攬山等億元以上項目39個,其中超20億元重大項目3個。與此同時,慈湖高新區對在談重點項目每周調度進展,專人跟蹤對接﹔積極對接已簽約項目,做好服務,督促盡快開工﹔密切關注開工項目建設進度,督促項目盡快投產達效。上半年,完成實際利用內資86.3億元,佔市考核目標的60.77%﹔完成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9個。

加快項目建設 提速發展步伐

近日,在慈湖高新區娘娘山南麓約50畝的土地上,瑞斯康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多台施工機械正開足馬力,抓緊作業。作為我國光纖通信接入設備的領軍企業,瑞斯康達光通信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分二期建設,一期新建通訊設備及配套生產設備生產線5條,年產通訊配套設備700萬台。項目建成后,將為馬鞍山加快搶佔5G產業高地、培育壯大通信通訊產業集群,推動“智造名城”建設注入新的強勁動力,為馬鞍山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目前我們的項目主體建筑已經封頂,預計11月份可以竣工。”項目負責人蔣永中說,無論是馬鞍山市還是高新區,對項目建設的推進力度和支持力度都很大。

圍繞“3+1”主導產業,慈湖高新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嚴格項目准入制度,建立調度機制,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繼續狠抓項目建設,突出投資驅動,堅持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支撐,全面打響有效投資攻堅戰,加快推進全年88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度,重點推進華旺集團特種紙(二期)、港口集團蕪馬江海聯運樞紐、長江港口智慧物流產業園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持續抓好項目謀劃,提高項目成熟度、落地轉化率。緊盯“落地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建設、在建項目抓投產”三個關鍵環節,不斷完善領導包保重點項目機制,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強化“雙招雙引”力度。

慈湖高新區深入分析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圍繞主導產業持續招引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附加值高的優質項目。同時,圍繞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實施項目強基增量行動、企業梯度培育行動、產業賦能提升行動、產業創新升級行動,梯次培育中大型企業,推動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力爭2022年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650億元。

堅持科技創新 孕育發展新機

在慈湖高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形成濃厚氛圍,企業創新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高新區現有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18家,80%以上的科技型企業和中科院、東南大學、南航、安工大等高校院所建立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關系。

創新是園區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最高端人才集聚在科研所,投入也是配套的,科技創新就是我們的競爭力!”提到母公司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馬鞍山科思化學總務部經理王書琴倍感自豪。作為一家從事日用化學品原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馬鞍山科思化學是南京科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馬鞍山投資的第二家工廠。

“我們的產品包括防晒的活性成分防晒劑、合成香料等,主要出口歐美地區,客戶群體包括拜爾斯道夫、寶潔、歐萊雅、強生等知名化妝品公司,科技創新幾乎貫穿了整個生產線。”王書琴隨機展示二車間的一條生產線,隻見粗細不一的管道組成的網格間,兩名工人忙碌不停,盯數控表,看材料反應。現場既看不到原料,也瞅不見產品,可背后,縮合、水洗、脫溶、析晶、烘干、包裝一系列工序已完成。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加速科技要素集聚,加快創新平台建設,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新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68家,企業研發投入8.3億元。圍繞創新型企業培育,第一批已申報高企51家,其中新申報26家、重新申報25家。建立企業研發平台建設后備庫,摸排1家企業設立“研發飛地”,2家企業擬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企業擬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長三角技術轉移聯盟、東南大學等平台積極幫助企業對接解決技術需求,支持企業開展省級科技成果登記,已登記科技成果155件。做強做優“創業大學-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創業孵化生態鏈條,新增入孵企業32家、入駐團隊13家、畢業企業20家,開展活動32場,江東創業大學培訓人數840人,同比增長75%。

優化營商環境 凝聚發展合力

作為特大型廢鋼加工配送生產基地,位於慈湖高新區的馬鋼誠興金屬資源有限公司每天外來運輸保供車輛約200輛,高峰時超過300輛,與長三角各大城市業務往來頻繁。為保障該企業疫情期間運輸暢通,慈湖高新區派專人服務企業,確保其運輸暢通。數據顯示,今年1—6月,該公司產值實現逆勢上揚,增幅高達兩位數。企業負責人為此點贊:“看似正常的運營,離不開高新區提供的優質服務!”

一流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今年以來,在省、市領導“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和“優環境,穩經濟”現場辦公活動中,慈湖高新區面對面聽企意見,實打實解企難題。截至目前,共組織接訪活動13場,接待企業130戶,解決問題150件。與此同時,高新區創新利用訴求集中調度會、現場辦公、服務接待日等多種服務模式,通過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採取每周通報企業訴求辦理進度並報主要領導閱批,全程跟蹤督辦,督促責任部門快辦快結,提升訴求辦理質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截至目前,通過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台渠道共收集企業訴求近500件,辦結率及滿意率均達100%,極大提升了企業在高新區發展的獲得感。

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實現政策應享盡享,慈湖高新區精心梳理省、市、區各項扶持企業政策,精准分類歸納匯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簡明手冊》發放至園區重點企業。政策匯編收納省級政策49條、市級政策61條、區級政策18條,涵蓋產業發展支持、科技創新支持、金融資本支持、人才優先支持、公共服務支撐等方面。分門別類制訂目錄,方便企業根據自身需要快速檢索查詢。政策類型、獎補概要、牽頭部門等內容一應俱全、一目了然,並注明政策文號,方便企業了解更多具體內容。同時,對每項政策條款明確區責任部門,提供咨詢電話,為企業提供貫穿招商引資、跟蹤服務、政策配套到政策兌現的全流程閉環服務,做到既貼心又貼身。

深化黨建引領 奏響發展強音

企業是園區經濟發展的主動脈。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出點子、謀思路、解難題,不斷破解經濟發展“卡脖子”難題,慈湖高新區圍繞“3+1”主導產業、電子信息、港口碼頭三個產業鏈黨建聯盟,覆蓋企業38家。通過“組織聯合共建、陣地聯用共享、活動聯動共抓、黨員聯抓共管、保障聯促共籌”運行模式,有效促進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構建起黨企融合發展新格局,有效推動了園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以黨建為引領,服務園區企業發展,是產業鏈黨建聯盟始終不變的初心和宗旨。聚焦聚力高質量服務,高新區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通過平日裡走訪企業、召開黨建聯盟座談會、舉辦企業家沙龍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惠企政策、引導企業分享交流、建立常態化溝通服務機制。同時,充分傾聽企業需求,切實解決企業困難。

金星鈦白公司在設備檢修期間供給聖諾貝公司的蒸汽產生了損耗,聖諾貝公司希望高新區協調解決損耗承擔比例問題。高新區經貿部接到該訴求后,立即聯系相關部門到金星鈦白了解詳情,並邀請相關企業召開專題協調會,現場提出解決方案,協商制定出相關損耗承擔比例。經過點對點服務協調、面對面解決問題,聯盟企業間開誠布公的態度,高新區公正客觀地處置,使企業均無異議,“氣”順合作歡。

海底撈公司的外包裝原來由外地廠家供應,在市經信局、高新區的牽頭對接下,高新區奧卡包裝與海底撈簽訂外包裝供應訂單,一個降低了物流成本,一個增加了產品銷量,實現了雙贏。

聚焦影響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強化牽頭部門主體責任,高新區以“協調、聯合、聯動”的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著力解決一批發展難題、形成一批幫扶成效。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慈湖高新區始終突出黨建引領,持續激活園區“紅色引擎”,為企紓困,以黨建帶群建,聚力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答卷,奏響發展最強音。

“下半年,我們將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決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加快機制創新,提高工作效能,務實奮進,真抓實干,全力以赴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慈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將瞄准“高質量”和“一體化”發展主線,突出招大引強和轉型升級,把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促進西部片區產業轉型和環境提升,推動東部片區產業加快集聚,不斷優結構、強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邁出更快步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爭做“三高地、兩先鋒”貢獻慈湖力量。(高文亮 邱雪)

來源: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官網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