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企業上市的“太湖路徑”

7月5日,太湖縣五洲醫療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安慶第5家、太湖第2家挂牌上市企業,敲響安慶市企業上市“振風塔計劃”第一鑼。時間指針倒回至2017年1月,太湖縣集友股份以“綠色通道”第一股身份,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地處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規劃區、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區,太湖縣企業上市工作為何能走在全市前列?為何能在短短數年內實現兩家企業上市?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資本市場“太湖板塊”
富印新材料完成1.5億元以上C輪融資,預計2023年4月申請輔導驗收;金張科技完成輔導備案申報,計劃申報創業板;深聯通訊預計2023年完成股改、2024年報會;宏泰鋼構啟動新三板挂牌輔導工作……
“上市,帶來直接融資、帶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帶來知名度……”7月26日,太湖縣集友股份一樓辦公室內,總裁助理姚發征表示,得益於上市,5年間,集友股份實現直接融資超6億元,市值規模一度超過150億元,成為該縣當之無愧的“百億企業”。
“抓上市,就是抓發展、抓創新、抓未來。”這是記者在該縣採訪時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該縣搶抓企業上市“綠色通道”政策機遇,深度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全方位完善企業上市服務機制,點燃企業上市內生動力,走出了一條“敲鐘上市”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頭雁領航”塑強縣域經濟主引擎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截至目前,該縣已形成上市2家、上市輔導備案1家、上市后備6家、省股交中心挂牌160家的“上市板塊”,數量位居全省前列,資本市場“太湖板塊”正加速形成。
頂格謀劃高位推動
“凡事必有因果。太湖縣的企業上市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實效,頂格謀劃高位推動是關鍵。”該縣財政局局長、金融辦主任朱建文說,該縣樹立金融思維,堅持“一把手”助推企業上市。把實施縣域金融工程列入每年重點工作安排,把推動企業上市工作作為縣域金融工程的主要內容,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頂格推進,挂圖作戰。
該縣積極與中國証監會溝通銜接,在上海、武漢等地為太湖縣干部、企業家舉辦金融培訓班,舉辦太湖籍金融人才座談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集聚人才資源、產業資源、金融資源。邀請武漢大學專家團隊量身定做《縣域金融工程實施方案》,解決企業家不懂上市的問題。結合功能膜材料主導產業目標定位,引導更多企業走向資本市場,逐步形成上市企業“培養一批、規范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動態管理機制。同時,該縣充分發揮集友股份成功上市“示范效應”,摸清並逐步解決企業上市存在的實際困難,幫助企業在思想上實現從“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的轉變,解決企業家“不想上市”問題。目前,該縣一批有條件的企業不斷靠近資本市場,成功進入上市“預備梯隊”。
出台政策打造平台
該縣把政策激勵作為調動企業上市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出台《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完善支持企業上市政策,對企業股改、輔導備案、上市在審、成功上市等各個環節都明確相應的獎補措施,在人員招聘、項目備案、信貸等各個方面優先支持上市后備企業,切實為企業上市解決后顧之憂。成立總額5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太湖海源海匯創業投資基金),注入資金近1億元,累計投放4600萬元重點支持縣內上市后備企業,並積極對接省內外各類基金,共吸收各類基金投資4.25億元。打造“太好辦”服務品牌,建立營商環境指揮調度中心,建立“受理、交辦、跟蹤、督辦、回復”的閉環機制,定期召開企業上市工作推進會,第一時間解決企業上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相關部門實行24小時不打烊服務,發揮“專人專班專業”作用,在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企業上市工作全方位支持。
該縣還充分利用中國証監會幫扶契機和下派干部專業特長,聘請國元証券保薦人作為政府企業上市工作顧問,聘請証券、銀行等金融專業人才組建縣級金融顧問團隊,全程指導企業上市。通過邀請金融專家學者現場培訓、線上培訓,組織企業家和金融干部參加萬家企業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專項行動等方式,不斷增加金融人才儲備厚度,解決企業不會上市問題,力爭到2025年實現3至5家企業上市的目標。(沈永亮 劉燦)
來源:安慶新聞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