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大黃山”有多大?不僅有黃山市,還包括池州宣城安慶 

2022年06月24日10:4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黃山,已不僅僅指一個黃山市。

6月18日至19日,安徽省政府舉辦的“大黃山”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發展研討會在合肥召開。會議提出,要適應全域旅游發展新趨勢,樹牢黃山、宣城、池州、安慶協同發展的“大黃山”意識,全面優化自然生態、文化生態、產業生態,用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

黃山日出。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黃山日出。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黃山”有多大?

今年2月,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十四五”建設發展規劃》中有答案:全力打造“大黃山”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打破市域界線,統籌推動“大黃山”四市一體化發展,加快形成整體合力,打造文旅高質量發展樣板區,構建以黃山市為龍頭,輻射帶動池州、宣城、安慶三市的“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共進發展新格局。

這份規劃提到,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規劃范圍包括黃山、池州、宣城、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等7市,共45個縣(市、區)。其中核心區“大黃山”,包括黃山市、池州市,以及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和安慶市潛山市、岳西縣、太湖縣、桐城市,共18個縣(市、區),國土面積2.95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98.95萬人。

雖然分屬不同市級行政區域,但這些地區的一大共同點是山水人文資源得天獨厚。自然山水得天獨厚,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齊雲山群峰競秀,黃山集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於一身,徐霞客兩次登黃山,發出了“登黃山,天下無山”的感嘆。長江、新安江、秋浦河數流穿境,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鑲嵌其間。

夕陽下的古徽州。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夕陽下的古徽州。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詩仙李白平生約五分之一的詩就寫在皖南,至今,他的這些詩篇仍是皖南風光宣傳的“最佳文案”。在宣城敬亭山,李白寫道: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在涇縣桃花潭旁,李白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蕪湖市北郊長江之畔的天門山,李白留下詩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在新安江畔,李白有詩雲: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在黃山游覽時,李白吟出了“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還留下醉石、夢筆生花等傳說。步入皖南,每至一處都能感受到古詩中的意境。

除了絕好的風光和生態,這裡的交通區位優勢也很明顯。合福、杭黃、寧安等高鐵實現了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主要城市群的快速通行。其中,杭黃鐵路沿線串聯4個世界遺產、7個5A級景區和100多個A級景區,成為世界級黃金旅游通道﹔合福高鐵穿行於青山秀水之間,被譽為“最美高鐵線”。黃山機場、九華山機場、蕪宣機場、天柱山機場等航線聯通全國主要城市。池州、安慶等皖江港口群,貨物吞吐量佔全省港口80%以上。把時間線拉長,古時新安江就是皖南通往杭州的黃金水道。

將山水人文資源和交通優勢結合在一起,皖南的旅游業天生就擁有一把好牌。近幾年,皖南民宿如雨后春筍,已發展到2700多家,形成了黟縣塔川、涇縣月亮灣、徽州西溪南等一批民宿集群,徽州文化、農耕體驗、非遺傳承、中醫藥等研學內容層出不窮,皖南川藏線、九華秘境、皖浙1號風景道等成為網紅自駕旅游線路。

算起來,安徽的旅游產業半壁江山就在皖南。皖南文旅示范區旅游生產經營單位1.7萬家, 其中5A級景區8家,4A級景區111家,分別佔安徽省的72.7%、52.6%﹔星級飯店135家,佔全省51.5%﹔旅行社726家,佔安徽省46.6%。導游7673名,佔全省43.6%。安徽省在建旅游項目1550個、總投資7587億元,其中皖南旅游項目854個、總投資4772億元,分別佔安徽省總量的55.1%和62.9%。

皖南早就有了協同發展的動力。2009年,作為皖南山區核心的黃山、池州和宣城“居山思變”,率先行動,提出“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三地緊密聯合,整合資源,共同營銷。2014年2月,《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生態示范區由黃山、池州和宣城三市擴展到了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共45個縣(市、區),其核心區為黃山市、池州市全境,以及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和安慶市潛山市、岳西縣、太湖縣、桐城市,共18個縣(市、區)。旅游將皖南山區與皖南沿江平原真正結合成了一個整體。

如今,“大黃山”建設目標正式公布。《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十四五”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圍繞“休閑度假”主題,聚焦“211”重點任務,統籌推進2區(高品質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支持黃山、池州、安慶、宣城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1廊(協作建設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1市(支持黃山市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設,打破市域界限,共同打好“黃山牌”。

“月照三星、三星拱月”的新格局是要積極打造“月”高質量發展核,加快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設,發揮黃山市龍頭示范帶動作用,引領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一體化發展﹔加強徽文化保護研究,探索傳承利用新途徑,拓展宣傳普及新渠道,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提升皖南文化價值。大力培育“星”強勁增長極,池州市、宣城市、安慶市主動融入“大黃山”旅游發展格局,把各自優勢轉化為整體優勢,共同打造“大黃山”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陳抒怡)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