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縣:數據賦能找失主 冒雨接送解急愁

“現在外面正在下著雨,您別急,我們馬上來接你,陪你一起到城北派出所去認領失物。”5月19日晚,安徽省和縣市民伋某接到了來自該縣白橋派出所的一通電話。雨中,公安人員一路警車接送,幫他找到了連日來尋找未果的錢包。
這是該縣公安自合成作戰后,通過兩地聯動,信息接龍,合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又一案例。
當晚6時許,白橋派出所接到城北派出所一個求助警情,希望白橋所協助確認一名遺失錢包的失主。前幾日晚,城北轄區收到熱心群眾撿到的錢包,內有身份証、銀行卡、社保卡、現金等,但連日查找未果。根據身份証信息顯示,失主戶籍地屬白橋派出所轄。
“失主是名65歲的獨居老人。第一反應就是這麼多天,老人應該非常著急。群眾利益無小事,一定要盡快找到並歸還。”白橋派出所所長唐公元說道。當即,值班所長唐公元便帶著民警走訪了失主戶籍地所在社區。經詢問,失主伋某是原白橋糧站的職工,現已離職多年,且沒人知道其他信息和聯系方式,隻聽說他在鎮大許村委會北大路村有住處。循著這條線索,唐公元找到大許村委會進行核查。可結果依然不盡人意。村書記稱,伋某該住處已經廢棄多年,無人居住,附近也無人更者是附近沒人認識伋某。
走訪未果,唐公元帶著困惑回到辦公室。根據多年積累的偵查經驗,他在電腦前開始了信息研判——伋某的戶籍常住人口登記隻有一人,且因多年不在此地居住,處於失聯狀態,沒有可用的鮮活信息,隻能拓展研判。通過公安各資源平台查找,他查找到伋某使用的手機號,但經多次拔打,均無人接聽。唐公元繼續利用數據關聯,希望能通過關系人聯系上伋某。經過1個多小時的研判,唐公元找到了伋某兒子的聯系方式並取得聯系。可伋某的兒子稱其本人在浙江做生意,二十多年沒回過家鄉。現在父親在和縣,可能是剛換手機的緣故,原先的號碼聯系不上,也說不清父親住的具體位置,這讓唐公元再次犯了難。“隻有一步之遙,不能前功盡棄。”唐公元繼續加緊研判。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研判出的伋某的一名戰友,唐公元最終成功與伋某取得聯系。
接到唐公元的電話時,伋某激動萬分。原來,前幾日在歷陽鎮公園散步時,伋某不小心丟失了錢包。重要証件的丟失,給他生活造成了極大困難。為這事,他也連續幾天沒睡好覺了。
當晚9時許,外面正在下著大雨。電話中,唐公元主動去接伋某,並送他去城北派出所認領財物。見面時,伋某感動地緊握唐公元的手。接送后,唐公元等人又趕回單位繼續值班。(賈瓊 郭彤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