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海+喀斯特石林?就在蕪湖丫山!

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的丫山風景區,有著華東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堪稱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百科全書,加上四月漫山遍野的牡丹花,構成了花海石林的壯觀奇景。游石林、賞牡丹、逛古村、吃美食,來丫山赴一場四月的盛大花會!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丫山風景區,因主峰呈“丫”字型而得名。從丫山風景區南天門往山上走,路邊皆是頁岩,古朴的岩石上,滿是風雨侵蝕的痕跡。黑灰色的岩石呈條塊狀堆疊在一起,顏色淺的似合攏的厚厚書頁,顏色深的則像燒焦的樹干,摻在石頭縫深處。
穿過頁岩小道,花海石林就在不遠處了。遠遠望到石林中直立突兀的石峰,青灰色的岩柱高聳,線條順暢,如鶴立雞群。 石芽寬厚墩實,奇形怪狀,這是3億多年前,沉積的石灰岩在地質運動和水流沖蝕下產生的奇妙景觀。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花海石林。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漫步於石林棧道,在鱗次櫛比的石林裡穿行,有的像動物狂歡、群鱷逐日,有的像百舸爭流、萬箭齊發,更有的像是孔明練兵場的靈石奇陣、石海迷宮,靈氣十足。石林中,牡丹花一片片、一簇簇地開放,石與花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多情的石頭如同換上了春裝,婆婆娑娑地把春天的寫意盡情的揮洒。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花海石林。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素有“牡丹之鄉”美稱的南陵丫山,種植牡丹的歷史可追溯到唐朝以前,已有1000余年,極具創意的種植牡丹人在石林中見縫插針式地種植牡丹,遠望之狀若石頭上長出牡丹花,形成了花海石林的獨特美景。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流連於波浪般層疊的牡丹從中,往丫山西麓去,那裡有一處凹陷的天坑,天坑中有一千年古寨——下宕村。地下河流的長期沖蝕使得地面下陷,一個深達100多米的天然坑洞逐漸形成。天坑四面環山,鬆柏翠竹環抱,被譽為丫山的“八大奇觀”之一。
蕪湖市南陵縣天坑。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下宕村依山傍水,村前丫山河繞村而過,常年不斷。漫步村中,青石板小路四通八達,村中至今仍保留著完好的明清老宅、石片院牆、青石池塘、千年古井等,古老的姓氏宗祠及古代摩崖石刻,無不讓人萌發思古之幽情。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下宕村。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蕪湖市南陵縣丫山風景區下宕村。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在這寧靜的古村裡找找美食,南陵奎湖漂魚可是此地最負盛名的特產,備受食客青睞。肉美質嫩的奎湖鳙魚,經秘制調料腌制后入沸水滾煮,燒熟后色艷味濃,肉質細嫩,嘗一口魚湯也特別鮮美。
南陵奎湖漂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渣肉蒸飯是蕪湖專屬的美食密碼,七瘦三肥的五花肉裹好米粉調料,整齊的碼在南陵糯米上,與千張同裝到小蒸籠裡。剛剛蒸熟的渣肉香味扑鼻,來一口渣肉,伴隨著渣粉的咸香,再加上與渣肉一起蒸制的千張,葷素搭配,吃在嘴裡很是滿足。
渣肉蒸飯。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美食安撫好飢腸轆轆的胃,在村裡隨意逛逛消消食。站在小橋上看風景,滿眼綠意盎然,周身清涼靜謐,腳下流水奔騰不休,“夢裡水鄉芳綠野”,好似站在畫家新繪的春日油畫中。
村邊的“珍珠泉”是丫山風景區“十佳”水景之一。因水質清澈,泉底不斷涌現珍珠似的氣泡,故而得名“珍珠泉”。實際上,泉水中的氣泡是二氧化碳從地縫中析出而成。許多游人慕名遠道而來,在泉水邊鼓鼓掌,或者跳一跳,泉中就會冒出一串串形如珍珠的晶亮水泡,玲瓏剔透。
珍珠泉的晶瑩透亮,千年古村的粉牆黛瓦,百年牡丹的富麗堂皇,花海石林的奇特景觀......丫山的美既有徽州神韻,又有山野風情,“賞花何必去洛陽,國色天香丫山多”,4月丫山春光好,隻等游人來一場完美邂逅!(黃紫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