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潘保春:為中小微企業創業興業“鼓與呼”
人民網合肥3月3日電(陳浩)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聯副主席、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的履職歷程,那麼“身在企業,心系企業”最合適不過。過去四年的全國兩會,他共向大會提交15份議案(建議),其中6份是為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建言獻策。
“我自己也是一名企業家,深知做企業的不易和辛酸,自然要為創業興業‘鼓與呼’。”2022年全國兩會開幕前夕,潘保春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採訪時透露,之前的6份議案(建議)涉及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大力營造創新創業氛圍、金融支持中小微、為中小微開展精准普法以及制定支持中小微生存發展配套法律等。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潘保春(左三)與其他代表討論相關話題。受訪者供圖
“上述議案(建議)均得到了大會採納和交辦。”令潘保春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8年全國兩會,他向大會提交《關於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創新創業氛圍的建議》,建議要“積極營造更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提高民營企業家社會地位”。當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其中很多內容就源於包括他在內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
“這體現了國家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重視,也是對我們履職的最大認可和促進。”潘保春說。
近年來,受疫情疊加全球經濟下行影響,中小微企業正面臨諸多新的挑戰。為更好地摸清企業痛點、有針對性地“發聲”,2021年,潘保春走訪了安徽、廣東、浙江、新疆多地的40多家中小微企業。
今年1月,潘保春(右一)走訪調研中小微企業,為撰寫建議作准備。受訪者供圖
通過調研梳理,他歸納出當前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幾大因素: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中小微企業“增收不增利”﹔二是相較於大型企業,市場總需求收縮帶來的壓力,更多地體現在中小微企業身上﹔三是部分地區的營商環境仍有待改善。
圍繞上述問題,2022年全國兩會,他撰寫並計劃向大會提交相關建議。
在《關於進一步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的建議》中,他建議,要從政策層面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帶頭使用民營中小微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關於加大(專項)清理國有企業及大中型企業拖欠中小微企業資金力度的建議》中,他提出,政府一方面要從政策和考核角度著手,鼓勵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與民營中小微企業合作,另一方面要多措並舉,加大對前者的清欠力度。
“眼下,中小微企業已成為我國創新創業的主陣地、就業富民的主載體。”潘保春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通過多方共同努力,為這一群體營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進而為國民經濟發展添薪續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