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合肥

合肥:稅收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充電”

2022年01月26日09:2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稅務部門緊跟市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部署,精准施策、精細服務、精心扶持,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駛入“高速路”。

稅收優惠為企業增后勁

合肥是國內最早試水新能源汽車的城市之一,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培育出了江淮汽車、安凱客車等一批龍頭企業。

“一系列政策引導、環境營造、技術創新,為企業發展增強了后勁、增添了底氣。”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勇說,特別是近年來稅收優惠政策陸續推出,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2021年,該公司享受稅收減免3100多萬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新年伊始,蔚來集團公布了2021年成績單:全年交付新車91429台,同比增長109.1%,連續兩年翻番。

“稅務部門對企業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對我們提出的需求響應速度快,還有專人對接服務。2021年,公司面臨非貨幣性資產增資事宜,經開區稅務局國際稅收專業化管理團隊為我們及時開展業務輔導,解決了企業的‘政策焦慮’。”蔚來集團稅務經理王帆表示。

政策扶持產業強鏈補鏈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加碼,讓我們在創新研發上敢投願投。”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董秘潘旺表示。

據介紹,2021年該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6000萬元,出口退稅2700萬元。減稅降費紅利有效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2021年該公司研發投入超過9億元,累計申請專利5077項,其中發明專利2334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06項,知識產權覆蓋鋰電池全生命周期。

除了產業鏈的頭部企業,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同樣受益匪淺。合肥同星制冷有限公司主要為江淮汽車提供汽車空調零部件配套服務,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讓企業如釋重負。收到稅務部門的通知后,該公司第一時間在電子稅務局申請了稅費緩繳。

“年底年初,各種支出給公司帶來很大壓力。稅費緩繳3個月,相當於提供了一筆免息的資金,真正起到了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作用。”該公司財務負責人王麗萍欣慰地說。

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21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動作不斷,喜事頻頻。4月,大眾汽車(安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簽約,宣告大眾汽車(中國)與合肥深化合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1月,總投資248億元的中航鋰電合肥基地項目落地建設,預計可達到50億瓦時(GWh)的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年產能。大企業、大項目紛至沓來,其背后既有日漸完備產業鏈的磁吸效應,也離不開政策激勵的強力加持。

為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稅源精細化管理,合肥市稅務部門聯合財政局,構建包括經貿局、招商局、科技局等16家政府部門在內的協稅護稅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完善公共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聚焦“雙招雙引”持續發力。

如今,合肥已聚集江淮、蔚來、大眾安徽、比亞迪等一批新能源整車龍頭企業,以及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配套企業,一條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已成規模,上下游企業達120余家。

“2021年以來,我們多次赴大眾、蔚來等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調研,協調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成立重點項目服務團隊,建立健全‘一對一’稅務服務對接機制,聚焦重點項目建設的政策訴求和辦稅需求,提供全方位政策輔導和全渠道便捷辦稅服務。”合肥市稅務局副局長靳東介紹說,在重點項目服務團隊的專項輔導下,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最短時間內收到了1.7億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大紅包。(安瑞文)

(責編:關飛、宮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