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合肥蕪湖之后,馬鞍山滁州等市啟動軌道交通建設

繼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之后,馬鞍山市和滁州市也將開通軌道交通線路。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了《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發展規劃》。
地級城市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
近年來,安徽省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與滬蘇浙等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規劃》指出,安徽省城市地下管網設施標准低,交通擁堵、排水不暢、環境污染等“城市病”問題仍然存在,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存在不少短板。“攤大餅”式的規模擴張導致城市功能品質缺失較多,“千城一面、萬樓一貌”現象仍然較普遍。另外,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為此,安徽省今后需要在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理理念和標准上等位對接長三角先進水平。到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全省設區市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99%以上。地級城市和具備條件的縣城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系統,基本實現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和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推動合肥東部新中心等片區更新改造
“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圍繞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目標,著力實施“十大工程”。到2025年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取得重要進展,全省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改造,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鎮住房制度更加健全﹔“城市病”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城鎮綜合功能明顯增強,城市人居環境更加優美﹔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得到加強,城市風貌特色更加彰顯﹔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城市應急、防災減災體系和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城市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按照計劃,推動第一批城市片區(單元)更新改造,匯總16市片區(單元)更新改造面積99.1平方公裡、預計總投資710億元。重點片區包括合肥市東部新中心片區、亳州市渦河濱水片區、銅陵市獅子山獨立工礦區片區等。
馬鞍山、滁州等市啟動軌道交通建設
根據《規劃》,安徽省將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完善合肥軌道線網建設,建成蕪湖市、滁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線路,啟動馬鞍山等市城市軌道交通主要線路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設滁州-南京、合肥-新橋機場-六安等城際鐵路﹔建設合肥新橋機場S1線、馬鞍山-南京等市域(郊)鐵路﹔建成合肥地鐵1號線三期、2號線東延、3號線南延、4號線、5號線北段、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和滁州軌道交通1號線。預計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到400公裡以上。
在城市道路建設方面,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治理一批道路交通堵點,推進城市主次干道“白改黑”和城市危舊橋梁加固改造。設區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應能在30分鐘內達到對外客運交通樞紐,城市內主要綜合客運樞紐間交通連接轉換時間不超過1小時。
與此同時,加強城市主次干道步行和自行車道建設改造,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改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預計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優化供氣供熱
按照《規劃》,安徽省將推動皖北地區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陽市、淮南市等城市供水水源替代,加快地表水廠建設。“十四五”期間,實施新建阜陽市四水廠,擴建合肥市五水廠三期、七水廠三期及六水廠提升改造等一批水廠建設工程項目。全省新增供水能力300萬噸/日,並有序實施城市供水深度處理系統。同時大力改造老舊供水管網、混凝土管、灰口鑄鐵管、鍍鋅管等落后管材及漏損嚴重的供水管網。
在城市供氣供熱方面,大力發展管道天然氣供應,推進天然氣應急儲備調峰能力設施建設,完成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大力推進城市和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優先考慮熱電聯產,取締和淘汰落后的燃煤供熱鍋爐。有條件的區域鼓勵利用燃氣、地熱、太陽能、熱泵等清潔能源作為熱源發展供熱。
公廁24小時開放 提高女性廁位比例
如何讓“方便”之事更方便?《規劃》指出,安徽省將落實公廁保潔服務標准,提高女性廁位比例,實行公共廁所全天24小時開放。
在城市公園建設方面,新城區重點推動綜合公園和專類公園建設,老城區重點推動社區公園和街頭游園建設。同時結合城市更新、舊城改造,採取規劃留綠、留白增綠、拆違還綠、拆牆透綠、見縫插綠等多種方式增加綠量,建設小型戶外活動空間。另外,新建城市綠道2000公裡。(姜志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