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蕭縣:集團化辦學激活“一城春水”

“以前,我對咱縣的學校教學質量信心不足,怕耽誤了孩子,考不上好大學,總想讓他去淮北或合肥上學﹔現在變了,我感覺咱們的學校越來越好,就讓孩子在咱縣裡的學校上。”“是的,自從咱縣與安徽師范大學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各校的教學水平明顯提高了……”
今年以來,蕭縣的許多家長都在議論各所學校發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得益於該縣的集團化辦學。
據悉,蕭縣集團化辦學始於2020年。當年5月至7月間,該縣與安徽師范大學教育集團相繼簽訂了合辦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蕭縣鳳城小學、鳳翔學校、綠城學校三項協議。同年9月,三校如期開學。經過一年多的運作經營,如今三校不僅發展成備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特色學校,而且帶動了全縣其他學校發展。
打破校際壁壘 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李欣是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蕭縣綠城學校小學部的一名教師。今年秋季開學后不久,她被派往安師大教育集團旗下的南方各校考察學習,回來后收獲頗豐。“這次學習,我不僅學到了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也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方法,感覺越來越有信心!”李欣高興地說。
李欣是蕭縣鳳北三校眾多教師中的一個代表。一年來,鳳北三校教師輪流入駐安徽師范大學教育集團南方各校,深入課堂一線以及管理、后勤等各個部門,開展交流研討,實施同課異構,實現共同成長,回校后又帶動本校教師的科研和教學水平同步提高,收到了“1+1>2”的效果。安徽師范大學教育集團也與蕭縣鳳北三校上挂下連,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該集團先后派出68名優秀教師與鳳北三校100多名教師結為師徒關系,通過教研、賽課、評課、聽課等現場指導和微信交流等方式,逐步把新理念、新教法、新課型帶入鳳北三校。68名教師還同時承擔了指導學科教研、引領學科教學方向的任務,與鳳北三校形成了長期交流督導機制。此外,該集團還派駐10多名高級教師,到鳳北各學校為優秀生進行針對性輔導60課時、240人次﹔對鳳北三校各年級教師全員賽課活動進行全程參與和具體指導,聽課121課時、評課52課時……
今年3月中旬起,蕭縣實驗小學、黃口鎮中心小學等學校相繼走進鳳北三校開展各種教育教學交流活動,並與其結對共建。
在集團化辦學效益的影響下,蕭縣開始尋求更大規模的跨區域合作辦學之路:與徐州泉山區教育局簽約,推動優質學校跨省域合作﹔與蘇州科立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開始校企合作。這些新嘗試,進一步拓寬了蕭縣各校的辦學視野,整體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落實“雙減”精神 辦學質量普遍提高
“真正的名師,提升教學質量靠的絕不是擠佔學生時間,而是著力提升課堂效率,讓學生舉一反三,減少題海戰術,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說起進入鳳城小學一年來的最大體會,該校骨干教師李雪鬆感慨頗深。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鳳城小學經常邀請安師大教育集團高級教師來校作師德講座,引導教師把精力放在教研和提高課堂效率上,不以一己之私擠佔其他科目時間,讓學生自主全面發展。該校教研氣氛濃厚,建校僅半年時間,就有六項課題順利通過立項,有的課題還在全省教科研領域引起高度關注。
在加強教科研的基礎上,該校充分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大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利用課余時間,該校開設了民族舞、古箏、無土栽培、樹木嫁接等20余門特色課程,既接地氣又很時尚,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在其影響下,該縣其他學校也爭相加強教研,因地制宜,開設各具特色的興趣課程。較之以往,如今蕭縣各校的課余生活可謂多姿多彩,“學”味十足,生機盎然。
實施整體提升 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在鳳翔學校,我感受最多的是來自老師和同學的溫暖,在大家的幫助下,我的成績才不斷提高,越學越有勁。”鳳翔學校八年級(2)班學生縱榜碩開心地說。他剛進校時成績不理想,如今卻成了全年級進步最大的學生典型。一年來,鳳翔學校憑借獨特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快速提升全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業水平。
該校在抓實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邀請安徽師范大學教育集團高級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通過網絡指導教師開展合作式教學﹔讓學生分組成立學習共同體,共同學習探討﹔對一時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小組其他成員及老師共同為其補習,直到學懂弄通。每個班級配置一個優化大師軟件,老師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的情況,每日一評,孰優孰劣,一看便知,並針對不同情況及時補救。如今,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該校不僅強化了“五項管理”,而且整體提升了學生素質及水平。目前,這一學校管理模式正在全縣推廣。
“我們將繼續以集團化辦學為契機,堅持開放式辦學,把全縣各校逐步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蕭縣教體局副局長張朔表示。(張祖北 董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