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城市設施完善 居民生活舒心

2020年以來,阜陽市聚焦城市建設管理的難點痛點,瞄准群眾所需所盼,不斷補齊短板弱項,切實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和滿意度。
阜城新增停車泊位5976個
周末,帶著小孩到颍西衛生院打疫苗的王先生高興地說:“這裡新建了停車場,俺們停車方便多了。”颍西衛生院周邊的老舊房屋拆除后,本以為會開發新的住宅小區,沒想到政府在這裡規劃建設了臨時停車場,方便了前來辦事的群眾。
王先生說,停車場建好后,很多居民像他一樣享受到了方便。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目前,阜陽城區已建成公共停車場55處,新增停車泊位5976個,在建停車場11處,涉及停車泊位5199個﹔完成改造55個小街巷停車設施,增加停車泊位1697個﹔建成臨時停車場93處,新增停車泊位8976個﹔施劃路內停車泊位7005個,人行道外停車泊位15103個。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做好停車場建設工作。”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一方面,緊盯停車場建設目標,督促各地各單位加快前期手續,加強在建工程調度力度,推動停車場項目及早開工、及早竣工、及早見效﹔另一方面,著眼老城區停車供需矛盾較大區域,利用拆遷長期閑置、拆違騰空、未硬化裸露的土地,建設臨時停車設施供市民使用,緩解老城區停車難問題。
記者採訪獲悉,在此基礎上,市城鄉建設局將會同有關單位推進阜陽市智慧停車體系建設,推進停車智慧化水平應用。建設智慧停車管理平台、路內停車泊位智能管理系統和智能停車場,實現停車資源共享、停車可視化監管及停車業務的線上運營。
完成1582個小區和點位杆線整治
居民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的改造和管理一直是老百姓最關注,也是能最直接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帶來好處的地方。
“以前,一出門就能看到‘蜘蛛網’,樓道裡、樓棟間都有,看著讓人心煩,也不安全。”家住阜陽衛校家屬院的李先生說。經過整治,“蜘蛛網”消失不見了。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結束,整個小區看起來干淨整潔,一場雨后,小區更顯清爽。
為了營造“安全規范、統一有序、整潔美觀”的杆線環境,阜陽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阜城老舊小區杆線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阜城老舊小區杆線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細則》,明確了整治內容、標准、范圍、職責和要求,建立完善了杆線整治工作推進機制,為杆線整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截至8月31日,全市1582個老舊小區和點位全部完成整治。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同志說:“10月份,我局兩個督察組分別對阜城老舊小區已整治杆線維護和新敷設弱電杆線情況進行實地抽查,發現弱電杆線整體情況良好,杆線環境明顯改善、小區形象明顯提升,阜城老舊小區杆線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市領導要求,要進一步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和基層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管理力度,全面摸清阜城建成區內現有未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數目,分批次列入提升計劃,實施滾動改造。
建設基礎設施 提升生活品質
合肥大道未建成前,不少住在颍州區,上班在阜合產業園區的市民每天要在路上花不少時間。今年9月24日,合肥大道的建成通車,讓不少市民節省了時間,拉近了颍州區和阜合產業園區之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了兩地經濟文化交流。
圍繞著打通斷頭路,暢通城區路網。今年,市本級城區道路橋梁項目加快建設,合肥大道、霞光大道北延、北京西路、颍柳路、駱家溝路等建成通車,阜裕大橋、霞光大道、解放路橋、濟河北路、向陽北路、西湖大道下穿京九鐵路等工程加快實施,南京路維修、橋梁防洪影響處理工程進場……
圍繞著推進城市生態修復,提升城區人居環境,阜陽市全力加快兩河岸線整治及休閑帶項目﹔全力抓好阜城水系綜合治理,加快推進未完成的3條阜城黑臭水體治理,並積極推進年度長治久清﹔抓好代建公益房建項目建設,阜陽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阜陽技師學院二期、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校區、阜陽實驗中學擴建等大型項目加快建設……
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市民的生活質量,為更好地滿足市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阜陽市明確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務能力。要加大對在建工程的管理力度,提升工程質量,強化工程進度,確保建一處成一處,真正能夠給老百姓帶來實惠。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阜陽市明確提出要補短板強弱項,抓常態促長效,按照嚴於以前、好於以前的原則,做到指揮體系不散、督查隊伍不撤、創城措施不變、工作力度不減,形成抓常、抓細、抓實的工作格局,不斷提高阜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質量水平,讓文明習慣根植於心、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人民幸福更有質感。(作者:任秉文 吳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