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合肥的西北角: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

陳浩
2021年08月05日16:1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兩年,合肥的產業版圖上,隆起了一塊高地。

這裡是“十四五”時期合肥加速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2833”產業集群的“主戰場”。

“2833”,即2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8個千億級產業集群,3個千億級龍頭企業,300個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冠軍”企業。其中,2個五千億級集群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

“巧合”的是,支撐兩大五千億級產業集群的重點項目長鑫存儲、蔚來汽車均布局於這一高地。

這裡,就是合肥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它位於合肥的西北角,距離市中心不到40分鐘車程。

俯瞰新橋科創示范區。合肥經開區供圖

“零”的突破

新橋科創示范區的故事,要從2013年說起。

那一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建成運營。這大大提升了合肥人的出行體驗,還為城市發展臨空經濟提供了可能。畢竟,相較於老機場,新橋帶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

發展臨空經濟,亟需一個載體。同年9月,合肥經開區托管了機場所在的蜀山區高劉鎮,啟動新橋科創示范區建設。

至於為何是合肥經開區,盡管沒有官方表述,但答案顯而易見。

國家級合肥經開區是全市、全省工業發展、創新驅動的“排頭兵”,是安徽首個產值邁過千億元大關的園區。2021年,園區綜合發展水平居全國218個國家級經開區中的第11位。由其托管,有利於資源導入,以及成功經驗的復制。

即便如此,新橋科創示范區的成長也並非一條坦途。

“對我們而言,托管是二次創業,也是一次挑戰。”據合肥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新橋科創示范區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王新華介紹,那時候,新橋還是一片農田,別說產業了,連企業都沒有,“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發展產業,要素先行。

2013年以來,圍繞土地供給和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合肥經開區積極投入、埋頭苦干。

付出的日子是艱苦的、孤獨的。初期,有人質疑:“示范區的建設,能不能更快些?”一位參與新橋科創示范區早期工作的官員回憶道:“拆遷、修路、綠化,都是費功夫的活兒,得一步步來。”

好在,天道酬勤,付出終於等來了收獲。

累計投入170億元后,新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累計開發建設土地約9.3平方公裡,市政基礎設施覆蓋約22平方公裡,其中建成市政道路30條共84.8公裡……

路寬了,路子也就跟著寬了。

2016年,新橋科創示范區迎來發展的關鍵節點。

當年,作為安徽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專注於內存芯片研制的長鑫存儲落戶新橋。2017年,項目一期開建﹔2018年,首個12英寸晶圓廠建成﹔2019年,正式投產。

長鑫存儲的投產,標志著我國擁有了內存芯片這一戰略性元器件的自主產能。龍頭布局,配套跟進。眼下,沛頓存儲、華東科技等20余個集成電路產業鏈配套項目相繼落戶。

經此一役,新橋科創示范區實現了產業“零”的突破,合肥集成電路發展的能級,也邁上了新台階,一個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長鑫存儲。合肥經開區供圖

順利“會師”

7月的江淮大地,開啟了晴熱高溫模式。和天氣一樣熾熱的,還有新橋科創示范區的項目工地。

2021年,對於新橋而言,又是一個關鍵年份。合肥規劃中的2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支撐性項目,在這兒順利“會師”。

4月,備受矚目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開建,“造車新勢力”蔚來正式入駐。

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據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介紹,作為初期入園企業,蔚來將投建整車工廠,並助力引入更多供應鏈合作伙伴和全球優秀人才。整個園區將規劃整車產能100萬輛/年,電池產能100GWh/年,預計總年產值達5000億元。

全部建成投產后,這裡有望成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配套最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施工現場,幾十台工程機械揮舞鐵臂,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揮汗如雨。近處,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車間廠房拔地而起,不遠處,關鍵零部件配套區的建設快馬揚鞭。

建設中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人民網 陳若天攝

產業園(一期)建設負責人倪東說,今年4月,項目正式開工,位於其中的蔚來第二工廠將於明年第3季度正式投產。

他透露,為確保進度,2000多人奮戰一線,算上后場制作鋼結構的工人,至少7000多人扑在這個項目上。“目前,四大車間地下基礎部分已經建好。”

蔚來項目的落戶,是一樁雙贏的“買賣”。

一方面,這為品牌延續並創造新的“傳奇”筑牢了基礎。眾所周知,“牽手”合肥后,蔚來一路上揚,2020年銷量達4.37萬輛,同比增長112.6%,穩居“造車新勢力”之首。今年上半年,蔚來完成交付4.19萬輛,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另一方面,它為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安徽,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大省。統計顯示,2020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0.5萬輛,位居中部第1、全國第4。

坐擁先發優勢和堅實基礎,安徽提出,到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全國比重由2020年的7.7%提升至10%以上,實現“10輛新能源汽車,1輛安徽造”,同時明確,支持合肥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規劃產能,還是品牌號召力,蔚來項目都是達成上述目標的“關鍵變量”。

今年4月,蔚來汽車第10萬台量產車在合肥下線。人民網 李希蒙攝

藍圖展卷

過去的一年,注定載入合肥的史冊。這一年,合肥GDP首次邁過萬億元大關,躋身全國20強。

站在歷史潮頭,合肥既追求經濟實力的爭先進位,更在意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功能品質的提升。合肥“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構建“中心引領、兩翼齊飛、多極支撐、嶺湖輝映、六帶協同”空間新格局。

其中,新橋科創示范區是“兩翼”中“西部增長翼”的重要支點,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來5年,我們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機遇,把新橋科創示范區建成港(航空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高地。”在王新華看來,有了產業,就有了人,就有了城。反過來說,隻有優質的城,才能留住人,反哺產業。

他說,長鑫、蔚來加上配套企業,未來這裡將聚集至少10萬名管理人員、產業工人,其中不乏外籍員工。“因此,新橋建設之初,我們就謀劃打造一座容量大、業態廣、品質高的社區。”

2019年,由華僑城集團“操刀”的空港國際小鎮項目正式落戶新橋科創示范區。

空港國際小鎮規劃圖。華僑城供圖

王新華表示,之所以引進華僑城,一方面是看中其央企背景和雄厚的實力﹔另一方面,華僑城在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它既往作品的成功,足以說明這一點。“這與我們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我們給它的定義是,一座9.2平方公裡的自然、產業與生活編織的理想之城。”據合肥華僑城相關負責人介紹,空港國際小鎮總建筑面積約550萬平米,計劃總投資額超500億元。

空港國際小鎮1號地塊展示中心效果圖。華僑城供圖

據介紹,這座理想之城是生態的,18公裡“森林環廊”圍繞四周,寶教寺湖、焦湖兩座湖泊點綴其中,天然水系散布全域﹔它是科技的,以一條連通寶教寺湖和焦湖的綠谷活力帶為界,南部是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生命科學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辦公、研發、會展等配套區域﹔它是商業的,無論是星級酒店、商業街區、藝術中心、美術館、運動俱樂部……一樣都不會落下﹔它更是宜居的,五大居住組團、三甲醫院、全齡段優質教育資源,能夠滿足居民的各種需求。

盡管建設剛剛起步,但空港國際小鎮的示范區已經成為合肥的網紅打卡地。置身湖畔,你會發現,這裡與合肥城市氣質的高度契合。因為,這裡是自然的、藝術的,人、產業與城市融洽且融合,用生生不息的形式,演繹未來城市的溫度……

空港國際小鎮已成為合肥網紅打卡地。華僑城供圖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新橋的藍圖已經緩緩打開。

“現在,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優質資源向新橋導入。未來,我們要用自身發展,為合肥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2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貢獻力量。”王新華說,新橋科創示范區還要加大融合發展力度,為全市其他區域的產城融合“打樣”,共同助力合肥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