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淮河生態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融合發展
作為中部省份,淮河生態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在安徽疊加。近年來,安徽省不斷加快淮河生態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融合發展,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合作、生態共治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預計明年底,引江濟淮一期項目基本建成,2023年通水通航。
【互聯互通】
引江濟淮一期預計明年底基本建成
7月26日至27日,引江濟淮二期工程規劃審查會議在合肥市召開。二期工程已被國務院確定為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以實現城鄉供水、江淮航運、生態修復三大功能為主要任務,並將進一步釋放和拓展引江濟淮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除了二期項目,當前,引江濟淮一期工程正在全面加快建設。截至今年7月中旬,目前主體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68.7億元,佔工程總投資的76.4%。如今,引江濟淮已經成為全省推進長江經濟帶和淮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一期項目預計2022年底基本建成,2023年通水通航。
除了水利設施,目前長江和淮河之間還建成了合杭高鐵等一批高鐵項目。截至2020年底,全省鐵路運營總裡程達到5302公裡,高鐵裡程居全國第一位﹔而“五縱九橫”高速公路網加速形成,縱穿江淮、直通長三角水運大通道初步實現。
下一步,全省還將進一步強化基礎支撐,著力構筑綜合交通走廊。一方面,基本建成引江濟淮江水北送段,全面開工引江濟淮二期工程﹔持續推進淮水北調工程后續建設,支持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前期工作。
同時,著力構建江淮城際鐵路網,持續擴大快速軌道交通覆蓋面,支持有條件的城市發展市域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並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實現江河連通、通江達海。此外,全省還將推進港口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加強港口資源整合,強化與沿江、沿淮上下游港口和沿海港口合作。
【南北合作】
將試行獨立運作、財政核算等共建試點
實施南北合作共建是安徽加快皖北地區發展的重要舉措。2012年以來,安徽先后組織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市與皖北有關市開展結對合作,推動阜陽合肥、宿州馬鞍山、亳州蕪湖3個市級園區和臨泉廬陽、泗縣當涂、壽縣蜀山、濉溪蕪湖、合肥高新霍邱、蚌埠銅陵、鳳陽寧國7個縣級園區建設。
省發改委透露,截至2020年底,上述10個共建園區規劃面積227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66平方公裡,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99.2億元,實現經營銷售收入1899.9億元、財政收入357億元,成為推動當地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下一步,安徽將進一步提升財政、金融、土地、干部等政策對共建園區的促進作用﹔積極推進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撥改投”改革,試行獨立運作、財政核算等共建試點﹔調整優化目標考核辦法並組織實施,科學引導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
【生態共治】
實施長江經濟帶水清岸綠產業優新一輪提升
科學劃定沿江1公裡、5公裡、15公裡三道生態防線﹔全面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淮河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2.5%,劣Ⅴ類斷面全面消除﹔啟動長江、淮河生態廊道建設……近年來,安徽堅持生態優先,強化環境綜合治理,狠抓長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截至4月底,已完成問題整改1681個、完成率91.3%。
接下來,全省將深入實施新一輪“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施長江經濟帶水清岸綠產業優新一輪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1515”岸線分級管控措施。同時,編制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點流域“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加大治污力度。兼顧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不同特點,提出差異化生態環境保護舉措。
此外,實施全省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沱湖流域生態補償、滁河流域生態補償、大別山水環境生態補償、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等﹔積極開展水權確權,推進水權交易,優化水資源配置,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資源支撐。
【公共服務】
組織省內三級醫院對口幫扶一批皖北縣級醫院
支持安徽科技學院、宿州學院分別與安大、安農大、安徽建筑工業學院開展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皖北三市七縣支教﹔建設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推進省立醫院與阜陽二院、省中醫院與亳州市中醫院合作共建……近年來,安徽不斷深化“兩帶”教育、衛生等領域合作,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今后,安徽還將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更多領域優勢互補。一方面,支持皖北普通高等學校與省內知名院校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選派優秀骨干教師到皖北支教。圍繞構建高校運行的科研體系、促進技術要素市場體系建設等領域,研究梳理若干“小切口、大作為”“易操作、可考核”的改革舉措,積極復制推廣。
同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與均衡布局,優化省級區域醫療資源配置,推進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建設,持續支持相關醫院的合作共建﹔並加大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醫院力度,組織省內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5所以上縣級醫院(含縣中醫醫院)。(方佳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