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徐靖

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公司技術骨干蘇保信——

試驗千次 一絲不苟(工匠絕活)

本報記者 徐 靖
2021年08月03日06: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絕活看點】

從事質量檢測和研發創新等工作近20年,蘇保信從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長為高級技師,先后獲得4項發明專利和10項實用新型專利,為企業節約成本上千萬元。

沖洗,描跡……蘇保信(見圖,資料照片)正在測量銅片中的雜質元素,每一個步驟他都重復了成百上千次,但每一次操作,他都一絲不苟。蘇保信是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實驗室主任。

“我們目前所制造的電磁線以銅線為主,使用的銅基本上純度可以達到99.99%,但仍然有0.01%的雜質。”蘇保信扶了扶眼鏡,“可別小看這些雜質。在這些雜質中,可以檢測出大約20種元素,每一種元素的含量稍有不同,都可能對整個材料的特性產生細微的影響,在極端的環境中,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電磁線,簡單來說,是電線的一個分支,包括導體和絕緣層兩部分。與普通電線不同的是,電磁線的絕緣層材料特殊,一般使用絕緣漆進行涂抹,厚度極薄。蘇保信的工作,是針對不同的產品需求,確定電磁線特性,並根據產品監測數據,發現電磁線的不足,進而通過工藝和材料的改進解決問題。

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卻不易。2013年,蘇保信的團隊接到了一個棘手的任務,為了實現高端制冷設備的國產化,需要制造出國產毛細銅管空心漆包線。“一般來說,電磁線都是實心的,但是這種設備要求電磁線可以具備輸送制冷劑的功能,所以必須是空心,但這可不是把傳統電磁線中間挖空那麼簡單。”蘇保信笑著說。

空心導體強度低,焊接難度極大,幾乎一拉就斷,涂漆難度也隨之增大,當時這種產品主要依靠進口,國內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怎麼辦?蘇保信的答案是:從零開始,加緊攻關。

不斷改進輔助工具,溫度和時間數據一個個試驗,歷經幾千次的失敗,耗時兩年,最終精達成為國內少數可以實現高端智能設備用毛細銅管空心漆包線量產的企業。

在蘇保信眼中,實驗室是枯燥的,但也是有趣的。“對我們來說,每一次成功都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但是研發成功的成就感始終在激勵著我。”蘇保信說,“每一次失敗雖然令人沮喪,但反過來想,也是發現錯誤的過程。排除錯誤的過程,就是邁向成功的過程。”

靠著這份堅持,蘇保信成功開發了汽車電機銅圓漆包線、毛細銅管空心漆包線、聚酰亞胺漆包線,以及特種扁平電磁線等多項高技術產品,不但開拓了市場,而且實現了很多高端需求產品的國產化,填補了國內空白。

如今,蘇保信不但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更承擔起了培養年輕技術工人的職責。2013年5月,“蘇保信創新工作室”成立,這是以蘇保信為帶頭人,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科技攻關和成果推廣等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成員配有13名研發工程師,分別來自技術研發部門、質量控制部門、市場開發部門和生產一線,已經形成了中青兩代技術骨干在多崗位多工種上的無縫對接。

“不斷借助最新的技術,利用創新的思維,才能研發出新產品。同時,依托工作室,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這是我的責任。”蘇保信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03日 第 07 版)

(責編:吳西露、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