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文物修復師:巧手復原5000年

【查看原圖】
在器物殘片中篩查出可復原的部分
在器物殘片中篩查出可復原的部分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06月18日13:57

印象中的文物修復師應是一位白發老者,厚厚的眼鏡架在鼻尖,穿著白大褂,端坐在工作台前,專心修復著一件件精美的文物,順便還能轉頭和旁觀者聊聊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當記者走進馬鞍山含山凌家灘文物修復中心,5000多年前的文物,滿滿當當擺了十幾個鐵架,可幾張老桌拼出的工作台前坐著的,卻是一個黝黑小伙,小伙面前石膏、刮刀、蠟片、油泥、毛刷和膠帶等各式工具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和想象中重合的部分,便隻有那一副厚眼鏡和同樣專注的神態。

他修得好文物嗎?

當聽說要接受採訪,小伙滿臉錯愕,緩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能不能先等我把這石膏的型修好?”

小伙手中握著刮刀,一點點修整著石膏的造型,刮刀刮下的白灰落在腿上,渾然不知。隻見他手中的罐子一會兒推遠,一會兒拉近,反復推敲,反復修改。待得修型完畢,這才轉頭看向記者,搓搓手,腼腆一笑:“好了。”

小伙名叫趙波,來自歷史文化名城——陝西寶雞,今年23歲。2年前從陝西文保學院畢業后,便進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做了一名專業文物修復師。“發小的姑姑,便是從事考古勘探,看得多了,慢慢就喜歡上了。”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這份工作,小趙如是說。

“當初剛入行時,我皮膚也挺白。”小趙告訴記者,如果算上實習,這已經是小趙修復文物的第三個年頭。三年來,他跑了5個發掘現場,在現場為了搶時間、抓效率,很多時候,主業是修復文物的他,也會幫忙做勘探、測繪等工作,每天風吹日晒,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副黝黑模樣:脖子、手臂、手背、臉頰都晒出了明顯的“分界線”。

文物修復是一門技術活,剛出土的文物,很難保持完整,想要拼出一件完整的器物,就需要修復師耐心地按照出土位置和材質,先歸類,再用工具粘合。遇到殘缺的,缺損部分就用石膏,根據器型慢慢修復,修得多了,小趙也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哪怕隻有一小塊殘片,他也能根據殘片的形狀,將完整的造型復原出來。“之前在蕭縣金寨遺址,一口大缸我硬是修復了一個多星期呢!”小趙顯得很是自豪。

當聊到從事文物修復工作有沒有什麼收獲時,小趙的回答很朴實:“想象著人們能在博物館看到被我修復完好的文物,其中的成就感,別提有多開心了。”

午休時間小趙回到宿舍,捧著一本“大部頭”靠在床邊,看得很是專心。“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文物修復就是要多學多看,多了解不同時代的器型特征,對修復工作有很大幫助。”看書便是小趙這幾年來閑暇時間養成的習慣。午休結束返回修復中心的路上,小趙拿出手機,給遠在老家寶雞的女朋友發了兩條微信,在這過程中,他每次解鎖手機都很困難,“經常要使用強力膠水,膠水把指紋都給粘沒了。”小趙隨意地說到。

傍晚時分,小趙停下一天的工作,拉著早已收拾妥當的行李,鎖好修復中心的木門,穿過雨后涼爽的微風,趕車前往他們工作隊要去的下一個發掘現場。

文物,小趙修得好!(李希蒙)

分享到:
(責編:吳西露、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