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人員發現曾被認為“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

【查看原圖】

  5月2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近日,中國科研人員在野外考察過程中重新發現已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由於目前僅發現一株,亟需進行“地毯式”調查和搶救性保護。1929年9月,美國植物學家洛克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魯山區採到一份杜鵑標本,但未命名。直到1953年,該標本被作為粘毛杜鵑的變種發表﹔后於1978年被提升為種,中文名為枯魯杜鵑。在2013年中國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和覃海寧等(2017)發表的《中國高等植物紅色名錄》裡,枯魯杜鵑均被評估為野外滅絕(EW)。自1929年以后,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僅有2008年採自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的“疑似枯魯杜鵑”標本記錄。圖為科研人員發現的枯魯杜鵑。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1】【2】【3】
來源:中新網  2020年05月27日08:46
分享到:
(責編:馬玲玲、關飛)